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预测系列:——(3)南水北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预测系列:——(3)南水北调

资源简介

更多精品资料参考: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9
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预测系列:
——(3)南水北调
选择题
2013年12月8日,历经多年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线完工,输水干线全线贯通。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版权所有:21教育】
1.扬州到北京的图上距离为4.5厘米,请问两地实际距离( )
A.1000公里 B.1250公里
C.1300公里 D.1500公里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起点所在省的简称是( )
A.浙 B.沪 C.苏 D.鲁
3.由图和材料可知,中线经过的省会城市是( )
A.南京 B.石家庄 C.济南 D.丹江口
4.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解决我过水资源( )
A.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 B.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C.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D.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
2013年12月25日,历经10年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线完工,输水干线全线贯通。读图3,回答5~6题:www.21-cn-jy.com
5.输水干线所经过的A省,其简称是( )
A.豫 B.鄂 C.冀 D.京
6.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完工,这将有助于(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增加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
C.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
D.减轻人们对水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二、非选择题
1. CCTV-4《远方的家》计划推出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以旅游节目的视角展示中国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最新成果,向海内外观众介绍中国最前沿、最开放、最富足、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沿海地区的风采。经过的城市主要有丹东、大连、营口、锦州、秦皇岛、唐山、天津、东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漳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摄制组将选取100个沿海城市,行程超过18000公里,绘一幅中国沿海地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社会发展的全景图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1)读图可知《沿海行》节目组沿途经过我们家乡温州,与温州所在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
(2)作为起点的丹东和与温州在气候特征上有何异同?(2分)
(3)在哪一不平等的条约规定使我们沿海开放,该条约的签订有什么意义?
2、 2014年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草案)》。读下列《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南水北调线路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cnjy.com
(1)《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②与③之间界线的东段与我国哪一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2)据图描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多处利用了我国古代修建的哪一水利工程河段?请分别说出建设这两大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2·1·c·n·j·y
3. 2013年底,杭甬运河正式贯通,把京杭运河航线向东南延伸近240公里。延传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将改名为“京杭甬大运河”,它第一次实现了河海沟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你阅读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你列举两例中国古代开凿运河的史实。
(2)结合地图,从地理和历史角度,请你分析京杭运河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原因。
材料二: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清理了余姚段河道又脏又臭的淤泥,利用这些泥土造田250亩……建成后,运河水深达到了2.5米以上,货物年通过能力可达1000余万吨,相当于一条萧甬铁路的运量,运输成本仅为公路运输的1/3;同时大量的雨水将注入运河,留在运河,有助于发挥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1教育网
(3)结合材料二,请你说明杭甬运河的开通带来了哪些生态和经济效益?
4、根据右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南水北调工程的“南水”主要是指哪一江河水系的水?“北调”到哪一地区?两个地区的气候有什么不同?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2)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中的哪一线利用了我国古代一项纵贯南北的什么水利工程?并穿过哪一重要地理分界线?www-2-1-cnjy-com
(3)从气候、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分析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5.人类从水中走来,在江河的怀抱里繁衍生息,创造着历史,书写着文明。河流是人类开发利用最早的、同人类关系密切的一种自然资源。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图甲的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图乙的南水北调工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一资源问题?该工程体现了我国解决资源问题的哪一举措?请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实施图乙工程的必要性。

(3)对照两幅图片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了图甲运河的哪一河段?

6.“水是生命乏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但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沉重的水危机。2010年一2011年冬春之际,我国北方多省份降水持续偏少,有些地区比历史同期减少85%,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气象干旱。 21·cn·jy·com
一问:水到哪里去了?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一个杯底;近20年来,华北人口增长近l倍,工农业用水增长2倍多,而水资源总量减少了20%······2-1-c-n-j-y
二问:饮水能否安全?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太湖美’’“汾河清”这样的歌曲在全国的水污染地图面前显得滑稽、尴尬……  21*cnjy*com
三问:节水难在何处?中国每万美元GDP耗水量约299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欧美国
家的8倍,日本的25倍;我国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5%,但农业灌溉仍为漫灌,农田渠道损失水量又近一半……【来源:21cnj*y.co*m】
(1).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列举一项我国古代兴修、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出处:21教育名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探讨北方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是什么。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三问”的根源所在。
(4)人水和谐的发展之道应该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请结合上述三问各提出一条解决措施?
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预测系列:
——(3)南水北调 区域经济(参考答案)
二、简答题
6.(1)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水利工程:如坎儿井、都江堰等。(2)自然因素: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北方降水与同期相比.偏少等。人为因素:随着人口的增长,用水需求量大大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严重。(3)一问:水资源短缺;随着人口的增长,用水需求量大大增加;二问: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严重:三问: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严重。(4)可持续发展。一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二问:实行保护环境的国策;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等;三问: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