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第二节 醇 酚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醇的典型代表物——乙醇的结构及性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乙醇消去反应制乙烯实验和醇催化氧化和消去反应的条件(微观探析与科学探究)。【教学重难点】醇的结构和主要的化学性质、醇的消去反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导入]乙醇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有机化合物,也是人类较早认识和利用的有机化合物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里会见到乙醇?它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回答]酒类中有乙醇,作为饮料和调味品;汽油中有乙醇,作汽车燃料医用酒精中有乙醇,作消毒剂。[过渡]常用的消毒剂有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有人认为如果混用这两种消毒剂会增强消毒效果。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在必修阶段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继深入学习乙醇的性质。[回答]回忆这两种消毒剂的化学组成,思考混用时可能出现的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从乙醇的应用出发,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抽象出化学问题,建立学生学习的思维背景。2.新课讲授[任务一]请同学们写出乙烷、溴乙烷和乙醇的结构式,并且搭建三者的球棍模型。[分组活动]搭建乙烷、溴乙烷和乙醇的球棍模型。[引导分析]请同学们在球棍模型上指出乙醇的官能团。乙醇和乙烷相比,官能团取代了什么原子?[回答]官能团是羟基,羟基取代了氢原子。[获取概念]羟基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官能团是:羟基(—OH)。[讲解]醇按烃基的类别可以分为脂肪醇、芳香醇;按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nH2n+1OH或CnH2n+2O(n≥1,n为整数)。[展示]几种常见的醇[讲解]甲醇(CH3OH)是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易溶于水,沸点为65℃。甲醇有毒,误服会损伤视神经,甚至致人死亡。甲醇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也可作为车用燃料。乙二醇和丙三醇都是无色、黏稠的液体,都易溶于水和乙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阅读教材]阅读教材,以几种醇的熔点和沸点为例,同时结合烷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总结醇的物理性质。[学生活动]思考,回答:(1)沸点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低级醇和烷烃相比,低级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②饱和一元醇,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醇的沸点升高。③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醇的沸点越高。(2)溶解性:甲醇、乙醇、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低级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3)密度:醇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提问]问题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低级醇和烷烃相比,低级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原因是?问题2甲醇、乙醇和丙醇均可以与水任意比例互溶的原因?[回答]答:醇分子中羟基的氧原子与另一醇分子中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着相互吸引作用,这种吸引作用称之为氢键。答: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过渡]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决定,现在我们来分析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任务二]1.写出我们学过的有关乙醇的化学方程式。2.搭建以上反应产物的球棍模型,并且分析乙醇的哪些化学键发生了变化。请大家分组完成任务,并且用球棍模型展示反应过程。[分组活动]用球棍模型演示乙醇与钠反应、酯化反应的过程。分组讨论哪些化学键断裂,生成了哪些新的化学键。[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乙醇结构的认识突出官能团的变化,引导学生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角度认识有机化合物间的转化。[引导分析]对比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大家推测乙醇可能还有哪些化学性质。[回答]羟基与碳溴键都是官能团,所以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也可以断裂。推测乙醇可以失去羟基与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还可能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发生取代反应。[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卤代烃的学习方法来推测乙醇的性质。使学生学会应用已知模型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与变化,得出合理的结论。[设疑]通过对比结构,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可以断裂吗,乙醇能否像卤代烃样发生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下面我们就用实验证明乙醇能否发生消去反应。[实验验证]乙醇的消去反应。1.介绍实验装置与药品,进行实验。2.观察现象,并描述。3.完成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问题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问题2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问题3为何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问题4混合液颜色如何变化?为什么?问题5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记录实验现象:(1)烧瓶中的液体逐渐变黑。因为在加热的条件下,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反应除可生成乙烯等物质以外,浓硫酸还能将无水酒精氧化生成碳的单质等多种物质,碳的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讨论回答]1答:催化剂和脱水剂。2答:水银球插入混合溶液里液面以下。3答:防止温度过低,发生副反应。4答:混合液逐渐变黑;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碳单质。5答: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挥发出来的乙醇。[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证实了预测构建“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的模型。通过对乙醇消去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副反应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从不同视角认识化学变化的多样性。[总结]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本质。[任务]我们知道,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等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实现由醇到醛的转化。[学生活动]搭建以上反应产物的球棍模型,并且分析乙醇的哪些化学键发生了变化。[讲述]根据大家的分析,乙醇分子可以断裂氢氧键和碳氢键,失去氢原子,发生氧化反应。而84消毒液中有强氧化性物质NaClO。它们混合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乙醇除了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还可以被其他强氧化剂氧化。现在,我们常见的氧化剂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验证。[实验验证]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学生活动]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归纳总结]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本质3.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我们运用了“分析结构、预测性质、实验验证”的学习方法,用已有知识引出新的知识,通过比较的方法推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大家有哪些收获?[总结]在学习新的有机化合物时,要先认清官能团是什么,从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角度分析其性质;还可以用与之结构相似的物质的性质来推测其性质,最后用实验证明。4.板书3.2.1醇 酚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