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第二节 醇 酚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苯酚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应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醇、酚的结构、性质差异,举例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重难点】酚的结构和性质【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导入]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大家知道为什么喝茶有益身体吗?[回答]因为茶叶中含有茶多酚(Tea Polyphenols),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展示]茶多酚单体的结构。[设疑]观察茶多酚单体的结构,找出官能团,想一想什么是酚?[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质的性质,从茶多酚的性质出发,伸入物质的微观结构,建立学生学习的思维背景。2.新课讲授[任务一]对比醇和茶多酚单体的结构,思考酚和醇结构上的区别。[回答]醇是羟基与烷基直接相连;酚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获取概念]酚: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为羟基(—OH)。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元酚。[展示]展示苯酚的结构。[讲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展示]纯净的苯酚和被氧化的苯酚。[设疑]分析苯酚的结构,联想C2H5OH和 的性质,预测苯酚可能有什么化学性质?[回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酸性[学生活动]完成教材3-4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设疑]问题一:苯酚又称石炭酸,为什么苯酚会有酸性?问题二:碳酸、苯酚、碳酸氢根酸性强弱?问题三:苯酚能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回答]1.俗称石炭酸,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更活泼,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显酸性。2.酸性:碳酸>苯酚>HCO3-3.其水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学生活动]完成教材3-5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补充]1.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羟基邻、对位氢原子更活泼,易被取代。2.酚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时,只取代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间位氢原子不取代。[学生活动]若一工厂废水中含有苯酚,排放出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检验?[学生活动]完成教材3-6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补充]苯酚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此性质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讲解]苯酚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与钠反应置换出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验证苯酚的性质。使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与变化,得出合理的结论。[讲解]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苯酚的稀溶液可以直接杀菌消毒,如日常药皂中常加入少量的苯酚。3.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我们学习了苯酚的相关性质,用已有知识引出新的知识,通过比较的方法推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大家有哪些收获?[总结]在学习新的有机化合物时,要先认清官能团是什么,用与之结构相似的物质的性质来推测其性质,最后用实验证明。4.板书3.2.2 酚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