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隶属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顾名思义,本单元主要讲述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包括世界格局的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社会主义阵营的曲折发展和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发展。本课内容对应第四个变化。在教材编排上,本课内容被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成就”“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从教材内容来看,“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占据3/4篇幅,因而这一部分必然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回顾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亚非拉国家民主民族运动发展历程,其中一直有一条“近现代化”的暗线。亚非拉国家被欧美国家殖民的重要因素就是传统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无法抵抗现代先进的欧美国家的侵略。正如马克思所说“英国在亚洲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压迫一方面带来灾难,但也在客观上为其带来近现代化因素。因此殖民体系的瓦解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罪恶以及亚非拉人民高涨爱国主义,也是亚非拉国家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殖民统治瓦解后,亚非拉国家的近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无形的殖民统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在阻碍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因此本课的难点就是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近现代化。
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是高一第二学期,经过第一学期的训练,掌握的一定的文本阅读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将会更多的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文本,同时进一步锻炼学生文本分析能力。高一上主要学习的中国史,学生对与中国史有一定知识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将会插入一些中国史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试图打破学生对中国史和世界史设定的壁垒。
教学目标
通过时间轴、表格和地图等形式,了解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理解不同地区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通过阅读并分析材料,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和亚非拉国家近现代化,提升学生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结合中国摆脱殖民统治和近现代发展相关史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统治的进程和之后曲折发展 。
难点:理解20世纪下半叶亚非拉国家现代化进程。
教学方法与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20世纪中叶,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重大,其中一个便是“中国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当我们把视野由中国扩大的世界,就会发现此时的中国并不孤单,饱受殖民统治的亚非拉国家在此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族独立运动,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今天我们来学习“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设计意图:以时间为连接点,由新中国成立引出本课内容,在旧知的基础上架构新知,便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形成的壁垒,培养学生的时空素养。
新课讲授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回顾之前所学,思考世界殖民体系是什么?建立过程?和之前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世界殖民体系:从十五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世界逐渐联系成一个整体。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通过输出商品、资本和武力在全球建立殖民地、附属国,胁迫其他国家为半殖民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全球领土被列强瓜分殆尽,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形成。
师:回顾之前所学,我们会发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不仅是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形成的时间点,也是欧美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间。工业化的欧美国家为了占有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利用武力侵略一个个传统落后的国家,建立殖民统治。欧美的殖民统治不仅带来灾难,客观上也为亚非拉国家带来近代化因子。亚非拉国家开始了殖民统治下的近代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争取独立的爱国情怀和近代化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亚非拉人民掀起了一次次独立运动,不断破坏殖民统治,最终在20世纪下半叶最终瓦解了罪恶的世界殖民体系。
学生根据表格提示,阅读教材,归纳整理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史实。
教师出示相关材料简单介绍部分国家指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
利用地图介绍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结合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英国的分而治之内容的,重点介绍印度独立。
利用教材和地图介绍非洲国家独立的进程。展示材料,以问题的形式思考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原因。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人民从1859年到1869年,用了10年时间、牺牲了12万人修建成的。但运河一直被英法资本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所控制,其每年从运河获得巨额利润。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以三国于1956年10月29日下午,挑起了第二次中东战争。这时,全世界人民掀起了反对英法以侵略、支持埃及正义斗争的热潮。阿拉伯国家纷纷与英法断交,断绝对英法的石油供应……11月10日中国政府将2000万瑞士法郎现金无偿地送给埃及人民。苏联从1955年起就通过捷克斯洛伐克卖武器给埃及……赫鲁晓夫声称,英法如不停火,苏将不惜对英实行核攻击。美国企图取代英法在中东的地位,为此下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并以实施经济制裁威胁英法。11月1日美国在联合国带头抛出立即停火的提案,并以压倒多数票通过。1956年11月6日,英法被迫宣布停火,12月3日宣布从埃及撤军,至22日全部撤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据材料,概括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的原因。
答:埃及政府和人民的斗争;一些国家对埃及的支持;美苏等大国的干预。
展示材料和地图,以古巴和巴拿马为例,介绍拉丁美洲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材料一: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严重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原来作为资本主义中心区域的西欧创伤累累,实力大为削弱,在原有基础上不可能继续主导世界体系,也无力继续维持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激发了民族主义者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热情。以自决和民主的名义、通常以殖民地国家为盟友进行的战争,要想不在被统治人民中激起自由的思想,是很难的。
材料三:西方国家为了满足其战争的需要和追求高额利润,扩大了在亚非拉一些国家的投资,发展了采矿业和加工工业,从而导致了这些地区的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例如,战后非洲工人的总人数,由战前的800增加到1300万。
材料四:二战后形成了两大阵营对峙的世界格局……为了把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世界革命运动,组成世界范围的反帝统一战线,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巩固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给予了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
材料五:从联合国成立开始,非殖民化就一直是其关切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非殖民化直接渊源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和民族自决原则。
生:①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殖民国家无力维持殖民统治;②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意识的增强;③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阶级条件;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并支持了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⑤ 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
师: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国际局势变化和殖民地人民斗争的结果。当初亚非拉国家为落后而无力抵抗先进的欧美国家侵略而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实力下降无法支撑其殖民统治。社会主义阵营对殖民地的民族独立斗争的支持。这些因素有利于亚非拉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客观因素而忽视亚非拉国家自身近代化发展和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等原因。
设计意图:回顾之前所学关于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过程和亚非拉民族独立斗争运动的相关内容,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内容的背景。以教材为主,讲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的表现,同时利用课件补充相关文字资料和地图,深化学生对于部分国家斗争的认识,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和时空观念。展示材料,以问题的形式,学生思考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2.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
学生根据表格,阅读教材内容,找出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后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问题和对策。
师:在独立之前,亚非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由殖民国控制,服务于至民国的利益,因而当时的现代化建设是不完善不平衡的。但是亚非拉国家在推翻殖民统治后,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再加上相对和平的世界局势等其他因素,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上取得的成果显著。
师:阅读课本可知,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现代化建设也是有问题的。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问题。
师:这些问题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自身存在的失误,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影响,一种无形的殖民统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在阻碍亚非拉国家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亚非拉国家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生:当我们了解了其他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建设之后,我们将视野放回中国。与其他亚非拉国家一样,中国也是在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在之后的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成就。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亚非拉国家一样面临同样的挑战。很明显,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为其他亚非拉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的成绩而忽视挑战,更不能因为现有的成绩就忘了我们的出身。因此我们应该在保障自身发展的同时帮助亚非拉国家,应该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一起应对挑战,改变不合理的旧秩序。这或许就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也许就是国际主义。
设计意图:展示教材,完成表格,锻炼学生文本阅读和提取信息能力。将中国的独立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发展结合起来,体会当下中国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力。
小结
师:在本节课,我们一方面掌握了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也理解了理解20世纪下半叶亚非拉国家现代化进程。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