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邓小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 时间 内容 阶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产生十二大 1982年 初步形成十三大 1987年 逐步发展南巡讲话 1992年 走向成熟十四大 1992年 逐渐完善十五大 1997年 确立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谈话①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⑤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⑥发展才是硬道理。①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③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了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P47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评价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共有8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追寻着伟大领袖邓小平的足迹,共同探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科学论断 中共代表大会 内容 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大提出并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提出中共十八大确立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新目标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大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十六大(2002年)中共十七大会议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2007年)新目标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2、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新领导新思想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新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共十八大(2012年)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中共十九大(2017年)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新历史方位新矛盾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觉必须长期坚特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觉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共二十大(2022年)大会主题: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内容: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阅读教材,分析讨论: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1978年底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产生1982年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1987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展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1992年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完善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确立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本概况表(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阅读教材第4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会上作的重要报告是什么?(1)中共十六大召开于哪一年?(2)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3)在中共十六大上,哪一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具体内容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时间主要内容意义科学发展观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材料展示材料一 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更加紧迫。材料二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会场思考我国正处在国际竞争、国内改革的最关键时刻,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据材料讨论中共十八大召开的背景。阅读教材,了解中共十八大的会议内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时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主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社会矛盾变化指导思想材 料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阅读材料,说说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在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上有什么差异。思考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差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仔细想想,这二者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思考有中共八大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共十九大上提出的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课堂小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丰富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六大: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七大: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八大: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