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国家权力机关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关;识记和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2、道德修养: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及四个职权。3、法治观念:体会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4、健全人格: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5、责任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难点:区分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2023年3月10日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产生教师提问:你知道他们是如何当选为国家领导人?进而引出课题《国家权力机关》(二)新课讲授主题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多媒体呈现素材: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提问:(1)哪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提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刘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应勇2、教师追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多媒体呈现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得出结论: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国家权力机关产生: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指一个会议,会议是其行使职权的一种方式。多媒体呈现我国国家机构结构图思考:A、观察结构图,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B、概括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同桌讨论得出结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目标导学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多媒体播放视频:两会百科观看视频,说说我国权力机关具有哪些职权?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分别为立法权和决定权、立法权和决定权多媒体呈现案例:材料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思考:这是人大行使什么职权?提示:【立法权】: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多媒体呈现案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3年中央预算。........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思考: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什么职权?【决定权】:通过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财政预算等多媒体呈现新闻:2023年3月10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赵乐际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韩正当选国家副主席;3月11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李强为国务院总理;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长应勇。新闻二: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免去高憬宏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庭长职务。任命王淑梅(女)为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庭长,免去其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职务。思考:两则新闻中全国人大在行使什么职权?【任免权】: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决定、任免5、多媒体呈现案例:2022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问:这里体现了人大什么职权 提示:【监督权】:①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听取、审议、审查“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从两个方面学习了国家权力机关,难度不是太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产生有点抽象,但是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基础,理解起来会较为容易一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一块较为容易,可结合具体实例来掌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