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展示课件: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共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济南版初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展示课件: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共4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大概念
核心任务
单元主题化、任务情境化、活动体验化
本单元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册学习“奇妙的生命现象”基础上来研究绿色植物,植物是生物圈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生物,同时也是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与“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功能,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决定着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其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决定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对维持植物本身的其他生理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是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决定性地位”的基础,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其他生物的呼吸作用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所以这一重要代谢过程以植物或以动物为例学习均可。基于上述思路,教材先后安排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种安排既体现了知识的梯度与内在关联,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本单元中,除了学习以上知识外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动手操作、思维探究、活动体验、列表比较、模型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调查研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认同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植物的生长发育
活动物料设计
学习过程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生生互评
3、老师点评
基础性学习评价
1:纸笔测试、在线答题(选择、填空、简答、分析)、口头问答
2、分层分类,异步达标
实践性学习评价
1、过程性评价(多角度评价学生探究过程)
2、评定实践成果
6、评价任务设计要求
序号 任务分解 对应教材部分 课型 学习内容(知识点细化与提炼) 课时
任务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第五节第二个标题 新授课 1、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 2、通过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描述光能到化学能的能量转换; 3、阐述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阐明植物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的作用。 2
任务二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济南版七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新授课 1、呼吸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 2、描述呼吸作用能量转换过程; 3、阐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1
核心任务情境化:潍坊是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示范城市,你作为本市农科院科技助农项目负责人,将深度调研寿光等地先进种植技术,总结提升农作物产量的方法和促进水果蔬菜生长发育的原理面向全市推广。
1、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及视频、进行实验操作等方式,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能量转换的过程。
2、通过小组合作,搜集并分析资料,设计光合作用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探究实验,说出光合作用的原理。
3、通过对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分析,能说出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其原理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并说出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4、通过制作“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手抄报,整理出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梳理崇高追求。
1、活动一:
①问题导学:动物和人通过捕食获取能量,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何处?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走光合作用探究之路”,萨克斯-叶片遮光实验,总结光合作用产物、条件,金鱼藻实验,海尔蒙特-柳树实验,柳树增重的原因(原料-水)。
2、活动二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实验设计(资料支撑: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碳酸氢钠-补充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水实验设计。③光合作用的场所探究(银边天竺葵)
3、活动三
合作交流:小组分析普罗斯特勒小鼠实验、英格豪斯植物净化空气实验,阐明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4、活动四
分析新疆瓜果、寿光黄皮9818、圣城街道岳家庄村郭涛“库里南樱桃等资料,作为农业技术人员,提出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
学习目标
2.1任务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
活动设计
1、通过验证呼吸实验,分析结果,结合视频等资料,说出呼吸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描述出呼吸作用过程与能量转换。
2、通过设计单一变量实验,说出种子中有储存能量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分析呼吸作用反应式,运用呼吸作用原理解释储粮中针对粮食堆放产热问题的应对措施,并利用该原理提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1、活动一:
视频及问题导学:①新闻中贸然进入菜窖可能会有什么危害?②为了安全进入菜窖,可以怎么做?——验证猜想,利用蜡烛分别置于甲乙两广口瓶(甲瓶萌发的种子),根据结果得出结论。③萌发的种子呼吸消耗了氧气,那产生了什么呢?利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保鲜袋里面的气体(保鲜袋里装有萌发的种子)。
2、活动二:
①体验保鲜袋中萌发种子的温度(也可以展示种子燃烧,引导问题:热量来源何处?),明确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热量。②资料分析《冬季储粮发热预防及处理》,阐明种子呼吸释放热量,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3、活动三:
①准备萝卜、苹果等蔬菜、水果,进行称重,两周时间后再分别称重,问题引导:重量为什么下降?——也可以品尝,从甜度等方面描述,得出有机物被消耗的结论。②从呼吸作用的原理出发,提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学习目标
2.2任务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活动设计
课堂组织原则:
教学评一致性
课堂教学流程范式:
导-学-议-练-悟
以“2.1任务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为例
课堂设计
动物和人可以通过捕食获取食物中能量,那么植物的生活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何处?
1、问题导学
瞄准目标,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有力!
1、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及视频、进行实验操作等方式,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能量转换的过程。(物质与能量观)
2、通过小组合作,搜集并分析资料,设计光合作用原料、产物、条件、场所的探究实验,说出光合作用的原理。(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
3、通过对光合作用反应式的分析,能说出光合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其原理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并说出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责任态度)
4、通过制作“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手抄报,整理出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梳理崇高追求。(探究实践与责任态度)
2、学习目标:
情境创设: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走光合作用探究之路”
1、萨克斯实验
2、金鱼藻实验
3、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2、学-自主学习、教师导学
活动一
问题导航:
1、本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
2.为什么实验选用天竺葵?为什么要将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3.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变量是什么?)
4.为什么要脱色?为什么用酒精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脱色前后叶片和小烧杯内酒精的颜色变化是怎样的?
5.脱去绿色的叶片遇到碘液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什么问题?
6、本实验结论是什么?
情境创设: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走光合作用探究之路”
1、萨克斯实验
2、金鱼藻实验
3、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2、学-自主学习、教师导学
活动一
问题导航:
1.金鱼藻属于哪个植物类群?
2.本实验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气体?
3.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①置于阳光下的绿植产生了什么?②带火星的细木条有什么变化?)
4.如何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呢?
5.本实验结论是什么?
情境创设: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走光合作用探究之路”
1、萨克斯实验
2、金鱼藻实验
3、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2、学-自主学习、教师导学
活动一
问题导航:
1、海尔蒙特的实验中,土壤中减少的是什么?
2、海尔蒙特为柳树生长提供了什么?
3、使柳树增重的物质来自于哪里?
柳树增重的质量不是来自土壤,而是来自水。
4、海尔蒙特得出了什么结论?
5、海尔蒙特的结论完善吗?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1、验证二氧化碳是原料
2、验证水是原料
3、验证叶绿体是场所
3、学与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活动二
资料助学:
1、氢氧化钠溶液性质: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碳酸氢钠溶液性质:碳酸氢钠溶液是一种二氧化碳缓冲液,当瓶内二氧化碳量减少时,碳酸氢钠溶液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它能保持瓶内二氧化碳量大致不变。
2、该实验的变量应该设置为什么?
氢氧化钠:二氧化碳的有无
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的多少
3、两种方案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4、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清水
碳酸氢钠溶液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1、验证二氧化碳是原料
2、验证水是原料
3、验证叶绿体是场所
活动二
问题导学:
1、植物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什么?
2、对植物进行暗处理后,应该怎样处理叶片?变量是什么?
切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图)
3、叶片可以离开植物体吗?
4、脱色滴加碘液后会有什么现象?
5、你得出的结论是?
3、学与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1、验证二氧化碳是原料
2、验证水是原料
3、验证叶绿体是场所
活动二
问题导航:
1、如何选材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选用银边天竺葵等叶片中既有叶绿体也有缺少叶绿体的区域的植物
2、变量是什么?
3、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4、得到了什么结论?
3、学与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悟-阶段小结
活动三
合作探究
英格豪斯植物净化实验
普罗斯特勒小鼠实验
5、学与议-合作探究
光合作用可以维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这对生物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用来增加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二者平衡的主要途径!
点拨学习
活动四
6、学与议-合作探究
1、分析新疆瓜果甜的原因有哪些?
2、十九届寿光菜博会,“黄皮9818 ”哈密瓜因其“皮薄、个儿大、鲜甜”等优点荣获“瓜王”称号,我国也由“非甜瓜初生起源国”变成了“全球最重要的甜瓜次生起源地之一” 。思考寿光人民是如何优化条件,通过“大棚两改”仿真哈密瓜生长环境,创收一年四季均可走向世界的“黄皮9818 ”的?
3、寿光圣城街道岳家庄村的郭涛利用“一边倒”棚植模式,实现樱桃12个月即可丰产,其培育的品种“库里南”樱桃个头正在挑战世界吉尼斯记录,他的操作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有哪些提高产量的做法?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改变光合作用强度:
增强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增施气肥)、适度升温、适量浇水
延长光照时间
01
02
03
7、悟-阶段小结
你作为农业技术人员,会向家乡的父老乡亲提供什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建议?
(2022潍坊13) 苹果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时,果实内的淀粉会加速分解成糖类,致使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的出现标志着果实成熟达到了可食的程度,果皮的颜色也由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或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苹果果实发育期间时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B. 果实内淀粉的来源是叶和果皮的光合作用
C. 适当提高氧气的浓度,可延迟呼吸跃变的出现
D. 适当提高苹果的贮藏温度,可加速果实的成熟
(2022潍坊21)近年来,潍坊市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的富硒番茄,以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番茄种植和培育过程中,菜农常采取一些栽培措施影响番茄的生理活动,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1)番茄所含的微量元素硒等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_吸收。俗语说“有水即有肥,无水肥无力”,因此,在给番茄施肥的同时,往往需要适当浇水,此时浇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以大田种植的番茄为材料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图1所示,N点与M点相比,限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基于该实验的结论在栽培番茄时应___________。
(3)春季移栽时,为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菜农常对番茄苗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夏季晴朗的白天,番茄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如图2所示,在10~12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农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间隔种植不同作物,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现有某品种番茄及3种作物,在正常条件下能达到的株高和光饱和点(光合作用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如下表所示。请从提高光照利用率的角度分析,最适合与该品种番茄间作套种的作物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作物 番茄 A B C
株高/cm 68 62 182 175
光饱和点μmol·m-2·s-1 700 1280 1260 650
8、练-链接中考
2、课后基础性作业:
多为C层纸笔练习,全部学生参与,目的巩固知识。
3、实践性作业:B\A层
搜集寿光大棚的种植技术方面的资料,调研提升农作物产量的方法与前沿技术,形成报告。
1、即时性作业:完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碳氧平衡》单元思维导图,与当堂达标检测改错。
8、练-分层作业
10、悟-思维导图、自我评价
1、结合本节学习和星级活动评价表,对自己进行评价。
2、形成本单元思维导图。
星级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师评
材料准备
知识储备与学习成果 ★ ★★
探究态度
规范操作 ★★
实验记录与数据整理 ★★★★
参与交流,积极听取他人意见 ★★★ ★★
收获体会,与人分享
恳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