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集体生活邀请我一、学情分析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从对师长的依赖慢慢走向独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化需求。集体生活给初中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合作,寻找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有助于初中生感受到归属感,找到个人成长的力量之源,在集体生活中借助集体和他人的帮助,可以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为未来的社会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初中生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冲突也会相应增加,给初中生带来焦虑感和紧张感。过集体生活是初中生的情感需要,也是初中生成长必不可少的。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集体中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的力量;集体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道德修养:培养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具有集体责任感的意识。法治观念: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产生巨大力量。健全人格:学习过集体生活,提高在集体生活关爱他人,努力担当,为集体争得荣誉的能力责任意识:通过阅读感悟、亲身实践,引导学生热爱集体,培养集体荣誉感,在集体生活中具有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教学难点:感受集体的强大力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奉献让集体更加强大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在今年春晚上亮相的他们: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舞台现场,一名空军少校作为2022年“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代表格外亮眼;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邓清明、费俊龙、张陆,神州十五号预计今天五月底返回;有着“春晚梦”的退伍军人金长勇: 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中,男主角张建国曾是一名炊事员,因看春晚分了神,忘记吹小号通知战友们吃饭。班长调侃他“电视里面吹去呗”,他较真了,“班长让我上春晚,一定完成任务。”退伍后的张建国修过车、养过牛、做过饭,还坚持给春晚写了39年自荐信,终于圆梦,来到了央视春晚的录制现场。教师: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是军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集体。军人是一个集体?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集体呢?那么什么是集体呢?集体有什么作用?集体会带给我们哪些温暖?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第一框《集体生活邀请我》。(二)讲授新课:教师:判断以下人群是集体吗?为什么?地铁上的乘客、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购物人群、长城游客。学生:他们不是集体,这只是简单的聚集,没有组织。教师追问:那他们是集体吗?犯罪团伙、传销组织、黑社会教师讲解:为了错误的目标聚集在一起的团伙不是集体。教师总结:没错,集体是大家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温暖。(PPT第8张)1、什么是集体?①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P53)②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P55)教师:在什么样的集体我们能感受到的温暖更多一些呢?教师总结:在集体生活中是否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取决于集体的联结度,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教师:前面提到余海龙是“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政治教导员,我们一起走进黄继光连,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从这个视频片段中感受到哪些温暖?教师提问:一次演练中,“模范空降兵连”在没有导航、没有气象资料、地面情况不明的“三无条件”下跳伞,时任连队政治指导员的余海龙站在舱门前动员:“如果今天跳一个,我跳。跳两个,我和连长跳。跳一部分,党员和干部跳。”一声令下,全体官兵争先恐后,没人退缩、没人畏难。思考:作为第一次跳伞的新兵,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安全感)驻守营区的战士到了晚点名的时候。借着连队楼前的灯光,官兵们在“黄继光英雄连”石雕前整齐列阵。当听到余海龙喊出“黄继光”的时候,官兵一齐用最洪亮、最饱满的声音回答——“到!震撼的声音穿透安静的营区,在耳边久久回响。这一声“到”,包含着……教师:英雄远去,精神永存。近年来,这支英雄连队圆满完成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国庆阅兵、联合军演等多项重大任务,4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12次。思考:集体荣誉的获得要靠什么?集体荣誉属于谁 提示: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共同的荣誉。2.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体?(我们从集体中获得了哪些温暖?)(1)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P53)(2)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P54)(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P54)教师过度:黄继光(1931年2月24日~1952年10月20日),生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通讯员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年仅21岁,黄继光牺牲10周年时,连队官兵用枪炮弹壳熔铸了一尊黄继光雕像,表达大家对老班长的怀念。数十年来,每逢新兵入伍、老兵退役、执行任务、入党入团,战士们都要到雕像前,向黄继光老班长报到。黄继光的英雄精神,在空降兵部队一代代官兵中赓续传承。教师提问:指导员于海龙说到再危险再辛苦,我们也不怕,我们也要去做,因为我们是习主席的好战士,是黄继光精神的传人。’”为什么不怕?集体的力量来源于哪里?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教师提问:有同学说人多就可以力量大,真的是这样吗?(有同学说得很好,要团结,不然就可以出现这种情况——三个和尚没水喝)(PPT第18张)三个和尚怎样才能有水喝?展示材料:第一个庙,和尚挑水路比较长,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不干了。于是三个和尚商量,咱们来个接力赛吧,每人挑一段路。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第二个和尚继续挑,又转给第三个和尚,挑到缸里灌进去,空桶回来再接着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就挑满了。第二个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想办法。买了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手臂力气大,于是他负责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肩力比较大专管运水,第三个和尚个子比较高负责倒水。一会儿水就灌满了。教师提问:所以,集体中的个人应该怎么做呢?才能让集体具有力量学生回答: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优势互补 优化组合教师:由此得出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的关系?(P56)(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合力。(3)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教师总结:对,正如同学们刚才说到的,我们要团结协作,要优化组合我们的力量,才可以让集体更具力量 (PPT第19张)教师:刚才我们一直在说如何让集体有力量,其实就是个人对集体的影响,但反过来集体对个人肯定也有影响,大家结合以下情境说一下集体对个人有怎么的影响呢?(PPT第20张)教师:马才茂不爱学习,余海龙偏选他当连队理论骨干,让他在“平易近人”重要论述诵读会上朗读“理论星空”推送的文章。马才茂越诵读心里越亮堂,越学习越有劲头。如今,他经常主动登台,畅谈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成为连队小有名气的“理论通”。马才茂是如何成为连队小有名气的“理论通”?(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 一个人。教师:程强曾经放松自我要求。余海龙特意安排他到黄继光老班长的上铺住一晚。“只有最优秀的战士才有资格睡在老班长的上铺啊!”程强深受触动。从那以后,他严格要求自己,凭借过硬素质当上了副班长。提问:程强为什么能当上副班长?(2)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教师:汪文博新兵跳伞时小腿骨折,拄着拐杖分到六连,担心拖连队的后腿。余海龙帮助汪文博克服心理障碍,并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发动全连干部骨干开展传帮带,使汪文博重拾精武信心,两次在师旅“我是兵王”比武争霸赛中夺魁。4、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P57)(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2)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学生回答:让个人更加有自信,影响个人的行为……教师:没错,集体对个人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从我们的言行一直到我们内心的感受,同时在集体中也有利于我们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学习。我们一直在说女排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是在为谁而战呢?(中国、国家)那其实除了女排还有很多集体都在为国家而战,大家看……(PPT第22张)这部电影大家看过没有呢?来自于一部电影《中国女排》,后面改名为了《夺冠》。(PPT第3张)《夺冠》主要讲了什么?教师:《夺冠》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女排自1981年到2016年起起伏伏,不懈努力的故事。(PPT第4张)(二)讲授新课:教师:对,从1981年世界杯开始,中国女排为我们赢得了很多荣誉,对于女排队员来说,这些荣誉属于她们,更是属于整个集体的,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荣誉背后她们的集体生活(PPT第5张)我们来看一下其中一个片段,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教师:首先我们说用兵一时,但养兵需要千日。荣誉的获得肯定离不开平日里的辛苦训练,甚至是多次的模拟比赛。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具体情况我们尚不清楚,但是备战1981年世界杯的情况我们可以看一看。(PPT第6张)教师:视频看完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话,结合视频内容和你们个人的经历,说一下什么是集体(PPT第7张)(学生发言2~3min,可能会说是有很多人组成的,团结的群体……)教师提问:现在大家根据集体的含义,我们来判断一下以下几组图片,哪些属于集体(PPT第9、10张)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简单地聚合在一起的群体,不是集体。比如行人、乘客、购物人群。教师提问:那同学们,请大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说有组织的整体就是集体,那犯罪团伙也有组织,他们算是集体吗?(不算)为什么不算呢?学生回答:略……教师:集体除了有组织之外,还要是对社会有用的群体。(PPT第11张)教师:前面视频我们也看了为了备战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甚至跟男排拼技术,那最终世界杯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PT第12张)最后一场最后一局到底比得怎么样呢?我们先留个悬念。但根据视频来看我们知道之前几场比得不顺利,如果你是女排中的队员,或者你就是此刻的郎平,你能感受到哪些情感呢?学生回答:信任、认可、接纳(提示:没有发挥好,重回赛场……)教师总结:所以总结一下就是我们从集体中可以感受到这些情感(PPT第13张)教师: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最后一场最后一句到底比得怎么样(PPT第14张)最后中国赢了,真的算是举国欢庆,奔走相告。这个时候其实不仅女排是一个集体,还有什么成了一个集体?(中国人民)对,大家欢呼奔走,这时的人们体会到的是什么情感呢?学生回答:集体荣誉感教师总结:所以在集体中,我们被认可、接纳、信任、尊重,同时我们也可以获得集体荣誉感。 (PPT第15张)教师提问: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夺得了第一个冠军,大家知道截至目前,中国女排一共摘得多少冠军吗?学生:略教师:一共十次,但并不是比十次赢十次,中间有十余年女排都陷入了低迷期,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PT第16张)教师:视频结尾说要学习女排精神,到底什么是女排精神?教师总结:女排精神就是我们顽强拼搏、不怕输,也是我们团结写作的精神,郎平在4.1的采访中其实也说到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我们为什么需要女排精神?所以大家结合女排精神说一说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有什么关系呢?(PPT第17张)学生:……教师:我们一直在说女排是一个集体,但其实我们的家庭、班级、学校都是集体,我们就生活在集体中。其实我们一周有五天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中,我们所生活的集体是怎样的一个集体,获得了哪些荣誉请你分享一下?“我的集体我的班”1.分享班集体获得的荣誉;2.推荐一位班级的“集体之星”;3.请评价“我”的班集体,并举例说明;4.你认为应该如何更好的建设我”的班集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