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是为公共生活提供便利和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有权使用,也有义务对其进行维护。了解公共生活中不当行为的危害,以及公共利益受法律保护的意义。2、能够分析共享方式现状,认识到个人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性。能够提出建设文明城市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为改善公共生活做出贡献。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公共生活中的问题,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教学重点:1、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以及其对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2、公共生活中不当行为的危害,以及公共利益受法律保护的意义。3、共享方式现状的分析,以及个人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的提升。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以及其对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学情背景:本课程针对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学生年龄在10-11岁之间。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和社会意识,但对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可能不同。教材分析:本课程主要使用小学五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二单元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二课时。教材内容涵盖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公共生活中不当行为的危害,以及共享方式现状的分析。教学设计:一、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你们能回忆一下公共生活对我们的重要性吗?学生回答:公共生活是指在社会中共同生活的人们所享有的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它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明程度。老师:非常好,那么现在,我给大家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你们看完后谈谈这些场所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并回答问题。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场所都是谁的?我们有什么权利和义务去使用和维护它们?学生回答:这些场所都是属于公众的,我们有权利去使用和享受它们,但同时也有义务去维护它们,保持整洁和有序。【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让学生们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们思考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作用和重要性。最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对公共设施和资源的权利和义务。二、讲解与实践(25分钟)老师: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是什么?它们为公众提供了哪些服务?学生回答: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是指所有人共同使用的设施和资源,例如公园、图书馆、交通工具等,它们为公众提供了娱乐、文化、教育、交通等服务。老师:公共利益是什么?为什么公共利益需要受法律保护?学生回答:公共利益是指整个社会或大部分人的共同利益,例如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公共利益需要受法律保护,因为只有法律的规范才能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老师:共享方式现状如何?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设施?学生回答:共享方式有些问题,例如浪费、污染、破坏等,我们应该节约使用、保持整洁、遵守规则等。例如在公园里不乱扔垃圾、不随意破坏花草树木、不大声喧哗等。老师:现在,我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常见的公共设施和资源的问题和危害,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学生分组讨论,列出问题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和实践环节,让学生们了解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和作用,了解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法律保护作用。通过分析共享方式的现状,让学生们认识到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设施的必要性,以及应该如何遵守规则和节约使用。最后,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公共设施和资源的问题和危害,提出解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三、总结(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我们学习了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和作用,了解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法律保护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公共资源和设施的必要性,以及遵守规则和节约使用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解决公共设施和资源的问题和危害。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维护和保护公共设施和资源呢?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尊重公共设施和资源,遵守规则,节约使用,保持整洁,不随意破坏,积极参与维护和保护公共设施和资源。老师:非常好,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付诸实践,让我们一起维护好我们的公共设施和资源。【设计意图】通过总结环节,让学生们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思考。最后,让学生们再次强化维护和保护公共设施和资源的意识,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落实所学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板书设计: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公共生活中不当行为的危害公共利益受法律保护共享方式现状的分析个人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教学评价:1、能够简单描述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以及其对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2、能够列举公共生活中不当行为的危害,以及公共利益受法律保护的意义。3、能够分析共享方式现状,认识到个人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性。4、能够参与为争创文明城市建言献策的活动,多角度分析问题,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提升理性思维能力。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讲解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以及其对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公共利益受法律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共享方式现状,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共同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性。通过为争创文明城市建言献策的活动,让学生提升理性思维能力。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以及其对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仍然是一个难点,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