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初中八_年级_历史_学科教案
备课人: 修订人: 审核人:
单元章节 第四单元 授课时间 执教教师
授课班级 本课共 1 课时 第__1__课时
课题名称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型 新授课
素养目标 联系近代列强侵华等史实,归纳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形成初步的历史归纳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并通过教材有关“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描述,认识其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本插图中激动人心的情景,体验祖国大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从而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理念,通过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培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预习作业 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重点难点 重点: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法 史料分析法 合作探究式 问题教学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重难点的学习突破 与教学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板块—复习、铺垫播放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导入新课第二板块—合作探究篇章一:分离之殇——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教师通过PPT分别出示《英国侵占香港示意图》、《澳门行政图》。提示:结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回顾旧知,小组合作回顾香港、澳门被迫分离的史实。篇章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1.为解决香港、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出台了哪一政策?2.出示“一国两制”的思维导图,深刻认识“一国两制”的内涵。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实认识对香港地区的“五个不变”,体会“高度自治”的含义。3.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篇章三:回归之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请学生简述香港回归的历程。2.教师讲授中英谈判的过程,明确中英双方谈判的焦点。3.播放香港回归的视频,重温历史性时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补充——知识拓展①出示材料分析香港顺利回归的原因。②出示材料,展示解决香港问题的曲折历程,体会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4.请学生简述澳门回归的历程。5.出示材料,结合教材归纳港澳回归的意义。篇章四:共画未来——今日的香港、澳门1.出示材料,认识西方媒体对香港回归前后态度分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2.出示数据、视频等资料来感知港澳回归后经济持续繁荣发展。3.出示港独事件的图片,认识复兴路上的风雨,结合图片和史料,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央政府对分裂国家行为的强烈打击。第三板块—当堂训练学案“课堂达标训练”第四板块—课堂小结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我们期待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未能我们始终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会更加美好,澳门会更加繁荣,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强大,最终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香港、澳门被迫分离的过程。学生根据教材说明“一国两制”提出的时期、内容。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深度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通过保持香港地区“五个不变”来认识在港澳台地区的高度自治。论从史出,结合史料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意义。学生根据教材理清香港回归的历程,明确香港回归的时间。学生通过老师讲述认识到中英双方谈判的焦点是主权问题。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史料进行分析得出香港回归的原因。学生通过史料认识综合国力是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学生根据教材理清澳门回归的历程,明确澳门回归的时间。学生整理并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学生通过史料分析真切的感受到香港澳门回归后的持续繁荣。通过港独的出现认识到复兴路上的坎坷,知道国家安全法的出台。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作业布置 必做: “对接中考”部分
选做:学案“素养提升”部分
板书设计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的签署2.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
教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