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教案
课题 七年级下册全册 单元 七下一二三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授课者
授课时间 2023.4.14 授课班级 九4、5 教学准备 课件、2023中考先锋、七下道法课本
学习 目标 【法治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道德修养】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 【健全人格】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培养独立思维,批判精神和创新思维。建立同学之间的友谊,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正确看待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和朦胧情感。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
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熟记重要知识点
难点 迁移运用、能力提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阅读课标要求导入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4.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5.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6.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6.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7.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8.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9.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10.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1.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齐声朗读课标要求 明确中考命题方向
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和考点梳理:认真阅读中考先锋P111-114知识大集结,找出资料中的核心知识适当做出圈点批注,并试图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教师适当引导。 构建知识结构(课件中已呈现) 重点基础知识: (一)青春时光 ★1.青春期的身体(生理)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3.独立思考有什么要求? ★4.我们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意义? ★5.与异性交往的作用有哪些? 6.为什么要自信? ★7.为什么要自强? ★8.我们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9.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1.人的基本情绪有哪些? ★2.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3.情感的作用有哪些? ★4.怎样获得美好情感? ★5.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三)在集体中成长 1.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2.集体力量的来源是什么? 3.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4.集体生活的作用是什么? ★5.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6.怎样认识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7.美好集体的特点有哪些? ★8.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四)走进法治天地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的含义是什么? 3.法治的含义是什么?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5.法律的特征有哪些? 6.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7.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9.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10.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法律有哪些? ★11.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是什么? ★12.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时,要注意什么? ★13.依法办事要求我们怎样做? 1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5.怎样树立法治意识? 抽查学生知识点背诵情况 三、核心观点速填速记 1.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做法) 2.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开发创造潜力。(做法) 3.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易错点) 4.与异性同学相处,需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高频考点) 5.自信的人有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 6.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内容) 7.“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底线意识,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8.“止于至善”需要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法) 9.我们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做法) 10.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高频考点) 11.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法)(高频考点) 12.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做法) 13.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14.传递情感正能量让我们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让世界多一份美好。(意义) 15.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高频考点) 16.集体生活成就我,在集体中涵养品格,在集体中发展个性。(作用) 17.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高频考点) 18.美好的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善于合作的;充满活力的。 19.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作用) 12.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高频考点) 13.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做法) 四、易错易混知识点 1.情绪、情感; 2.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 3.法律的特征、犯罪的特征; 4.法律、道德。 五、明辨易错 1.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解决。(×) 2.为了避免早恋,男生女生不应当交往。(×) 3.“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4.我们可以随意发泄情绪。(×) 5.负面情绪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6.情绪是稳定的,情感是短暂的。(×) 7.坚持集体主义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8.集体中不能存在小群体,因为小群体百害而无一利。(×) 9.美好的集体中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 10.一切事情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 11.只要作出足够大的贡献,就可以无视法律,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12.未成年人应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1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六、真题演练:(备注:答案均在课件中呈现) 部分真题深解读: 1. (2022 桂林)小军同学在课堂回答问题时,为吸引“眼球”,常常刻意“和别人不一样”,有时甚至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但他觉得这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表现。对此,你想对他说( B ) A.独立思考就是要坚持以自我为中心 B.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 C.独立思考就是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D.独立思考就是要敢于表达不同观点 2.(2021·河池)小明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和同学不起打打球;小梅在考试的时候感到紧张,就会反复做几次深呼吸。他们调节情绪所运用的方法分别是( D ) A.合理宣泄、改变认知评价 B.转移注意、合理宣泄 C.转移注意、改变认知评价 D.转移注意、放松训练 3.(2022·河池)“最美大学生”周锦宇这样评价他的“藏鹰”团队,团队队员各有所长,在做任务时彼此都是非常得力的合作伙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A.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B.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C.集体成就取决于人员数量的多少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完全一致 4.(2022·百色)近年来,我区各级人民法院加大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接待、迅速立案、有效调解、快速审理”原则,最大限度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和关爱。这种特殊保护和关爱属于对未成年人的( B ) A.社会保护 B.司法保护 C.政府保护 D.网络保护 5.(2022·北部湾节选)【“家事”上升为“国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为宣传该法,某校开展“法治进校园家教伴成长”主题活动,以下是九年级某班制作的宣传板报,请你参与其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对青少年成长有何意义 【答案】①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②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七、教学小结(略) 学生学习思考讨论问题 要求学生联系教材、知识清单和以前的课堂笔记,自己自主复习 学生背诵复习笔记(课件已呈现) 聆听教师讲解,明确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 小组小火车接龙完成 完成中考先锋P114—116备考勤演练中选择题部分 通过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建立,培养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突出培养自己构建思维导图能力 当堂消化,及时巩固复习内容 对核心的重点知识进行科学梳理,突出关键词,利于学生有效识记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 贴近中考要求,限时实战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和答题速度
课堂小结 答题方法的归纳
布置作业 识记背诵本课重要知识点;完成中考先锋P115、116第10、15题
板书
教学反思 本课复习内容涉及七年级下册全部内容,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绘制完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梳理知识。复习中结合历年广西中考试题重点讲解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六道防线的区别、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法律的特征和犯罪的特征的区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