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藏牧区》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生产方式和青藏牧区相对应的是:( ???) A.靠天养畜????????????? ???????B.转场 C.现代化大牧场??????????????? ?D.逐水草而居解析:本题较容易。考查学生对各地生产方式的知识。学生看书比较就可完成。2.下列国家都与青藏地区相邻的是:(?? ????) A.蒙古、朝鲜??? ?B.俄罗斯、印度??? ?C.印度、缅甸???? D.越南、缅甸 解析:本题考察我国的邻国。学生知道运用中国疆域图阅读分析。3.青藏地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林业???????? D.渔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青藏牧区的理解。同时对行业专业术语进行比较分析。4.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和平原???? B.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D.高原和盆地解析:此题学生必须清楚中国地形图,结合地形图和地理分区图阅读。5.青藏牧区的人们主要饮食有:( ??????)A.米饭?? B.酥油茶、奶酪??? C.白食、红食、茶食??? D.面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各地去人民饮食的掌握情况。学生能区分即可。6.青藏地区的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的原因是:(??? )A.纬度高 ??????B.深居内陆????? ?C.地势高?????? ?D.太阳高度低 解析:课标要求关注知识的关联性。本题从自然景观出发,考查学生对自然景观形成和自然环境关系探究。明白地势和气温的关系。7.“帐篷”是下列那一民族的住房:(????? )A.藏族??? B.蒙古族?? C.哈尼族? ?D.哈萨克民族解析:我国各民族的居住房子形式多样,学生要注意区别。8.下列关于气候特征的叙述,和青藏地区相对应的是:(????? )A.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温差大??????? B.终年寒冷,降水少,有些地方终年冰雪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终年寒冷,降水丰沛,冰川广布解析:本题从气候特征的角度,考察青藏牧区。学生受内蒙古草原影响,易把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相联系。这里要注意区分。9.青藏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①大气洁净? ②晴天多?? ③日照时间长??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题。是对学生的综合知识考察。学生要结合科学知识。10.青藏牧区的藏民一般居住在方便拆卸搬运的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那是为了:①抵御严寒?? ②避免烈日照射?? ③适应游牧生活??? ④防止野兽侵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考查学生对牧民生活方式的原因考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生活经验的要求较高。学生可多多查阅课外知识。(本试题引用百度文库)二、非选择题1.比较青藏牧区和澳大利亚牧区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6分)?气候地形畜牧方式青藏牧区????澳大利亚牧区????解析:课本要求比较世界典型区域在自然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差异。本题考查学生用表格比较青藏和澳大利亚,由于学生学习时间久,已经有遗忘。可能把握不准。建议主要从两地的最大差异处思考。2.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片来自百度文库)(1)图中①②③④属于青藏牧区的是(用字母)(1分) (2)在图中标注拉萨和成都两个城市(2分)?(3)这两城市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2分)?(4)两城市纬度基本相同,气候差别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5)从自然条件方面说说青藏地区为何适合发展畜牧业?(6分)?解析:以对比的方式可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填图能力。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的影响。此题的第5小题可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草原面积、牧草质量和动物等方面分析3.探究题7年级小林同学假日里坐火车从西宁到拉萨旅游,以下是他的旅游路线。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片来自百度文库)1.小林同学沿途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3分)a青海湖? b 高原冻土? c 藏羚羊d?? 骆马e?? 帐篷f? 青稞g水稻2.小林同学看到西藏的牧民穿着很有特色的藏袍,导游介绍说这是受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影响的结果。请你帮助小林分析其影响。(4分)3.导游介绍说自从铁路开通,青藏牧区发生了大变化,请帮助小林说说青藏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解析: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地区自然、人文特色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本题考查学生对青藏地区人文和自然的分析,并能得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本题学生写答案可能角度不全,逻辑不清,要注意全方位考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A??? 4.D?? 5.B? 6.C?? 7.A? 8.B??? 9.D?? 10.D二、非选择题1.?气候地形畜牧方式青藏牧区高原山地气候,终年寒冷,降水少。高原为主,靠天养畜澳大利亚牧区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为主。气候干热地势平坦,草原辽阔现代化大牧场2.(1)④(1分)? (2)略(2分) (3)拉萨:高原山地气候??? 成都: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4)地势和离海远近。成都海拔低,离海较近。(5)高寒的青藏高原,草场广布。牧草营养成分含量高。生长着大量适应高原环境的牦牛、藏羚羊、藏山羊等动物。3.探究题(1)abcef(2) 藏民身穿藏袍从自然环境看:衣服袖子可脱卸适应高原温差大,又可御寒。腰部的大囊袋,适应游牧的生活,方便携带东西。(3)以往畜产品大多在本地销售,现在销往全国各地。铁路沿线开办了许多畜产品加工点。有些牧区建了定居点。旅游业发展迅速。《青藏牧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青藏牧区自然环境、牧业生产、当地人们的生活和风俗;学会概括青藏牧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特色,学会观察各类地图和图片,从中获取信息。(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种类的地图中获得信息。并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从资料中归纳青藏牧区自然环境、牧业生产、当地人们的生活和风俗特色2.难点:分析青藏牧区自然环境对牧业和生活风俗的影响。同时还能分析牧业生产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提供中国地形气候图,四大地理分区图。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青藏牧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特色。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呈现有关青藏牧区的风景、风俗、生产、生活图片说说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哪一地理分区?(2)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3)说说青藏牧区给你的初步印象生:青藏牧区。依据:学生根据图片说依据。初步印象:海拔高,寒冷、以畜牧为主等等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活动一:旅游准备这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老师准备这个暑假去和它亲密接触。教师呈现活动任务单1.引导学生思考:(1)你知道青藏牧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2)老师看到图片中成群的牛羊,老师想知道为什么该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同学们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探究呢?要用到哪些地图?(3)结合各类地图,说说青藏地区气候、地形、资源类型和特点,并分析地形气候对牧草生长的影响。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1.根据已有的认知回答青藏牧区主要包括青海和西藏。探究方面: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用到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青藏牧区为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降水少。地形主要为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资源有牦牛、藏羚羊等耐寒动物。和大面积的草原。影响:海拔高,太阳光强烈,有利牧草蛋白质合成。气候寒冷温差大条件下牧草植株矮小,茎干少叶。根据海拔变化,牧草返青期不同,可灵活安排放牧。深刻理解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通过旅游前准备活动引导学生复习行政区划,根据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并在思考讨论中分析自然环境对牧区生产的影响。培养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并概括分析的能力。培养探究的精神。活动二:我当导游呈现活动任务单2.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1)结合青藏牧区的地形气候情况,同学们建议老师去那里旅游应该多带些什么?注意些什么?(2)看书69-70页,结合课前查寻的青藏牧区知识,请同学们扮演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当地牧民的生产方式、衣、食、住、行特色。(选择当中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准备,然后向同学介绍。)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2.多带些衣服,那里温差大。带点药,怕不适应高原气候和稀薄空气。太阳光强,带顶草帽遮阳,注意防晒。学生看书,结合书本图片6-86、6-87、6-88,并根据课前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通过本活动,主要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图片和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归纳分析阐述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特色活动三:特色探究呈现活动任务单3.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1)当地牧民生产方式、衣食住行、风俗等方面特色形成的原因。选择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思考。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3:结合学生已有认知看书思考,并同桌讨论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明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意义。活动四:发展献策呈现活动任务单4.指导学生分析完成:(1)结合学过的知识,思考,青藏牧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有哪些?(2)根据青藏牧区的优势和劣势,请大家为牧区发展提一条好建议。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单4:学生结合已有认知经验,结合地形气候生产特色等,分析青藏牧区的优势和劣势。学生各抒己见提建议通过本活动,学会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分析一个地区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学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同学们,经过本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选择澳大利亚牧区、安第斯牧区的其中一个牧区,进行列表比较(2)制作一份手抄报,介绍青藏牧区学生回答。学生课后完成这两个活动。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通过本活动,一是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二是指导学生学以致用。五、板书设计青藏牧区自然环境青藏牧区生产生活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生产方式衣食住行我的得出的结论:六、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本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2)本课以一次学生当导游的活动展开,在一个又一个的情境创设中,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并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3)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从地图和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结合课本的文字资料,引导学生加工,重组,成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材料。并多次运用学生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构。2.败笔之处(1)本设计忽略了课本66页的资料和思考,没有重点带学生阅读拉萨和成都的气候差异,以及青藏地区的气温降水的具体数字。而将这个思考设计到同步训练中。(2)在课堂思考题的设计中,设问切口过大,可能对学生的思考不利,容易导致课堂陷入沉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青藏牧区》同步测试.doc 《青藏牧区》教学设计.doc 《青藏牧区》教学课件.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