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3.11《我是一张纸》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11.《我是一张纸》(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11.我是一张纸
教学目标
1.知道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作用很大,并简单了解纸的分类。 2.了解纸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制作过程,认识纸的来之不易。 3.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制作过程,认识纸的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有位新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四角方方薄又光,可以写字和画画,传播知识和文化,每家每户都有它。同学们,你们猜出他是谁了吗? 1.学生猜谜语。 2.师出示谜底——纸。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纸的分类,感受重要 1.纸宝宝角色扮演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纸宝宝,我天天都在陪伴你们的生活和学习,我就在你们的身边,你发现我了吗? 2.学生寻找身边的的纸,并汇报。 3.师小结: 看来纸做的物品可真不少,纸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 4.引导学生认识纸的分类 (1)像课本、作业本、课外书、绘画本这些在学习上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我们称为学习用纸。 (2)像餐巾纸、纸杯、纸袋子、日历台这些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我们称为生活用纸。 (3)像窗花、春联、墙纸、手工作品这些装饰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情趣的,我们称美化用纸。 (4)还有办公用纸、其他用纸…… (5)请同学们大胆的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这些纸,我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设计意图:学生亲身体验寻找身边的纸,知道纸的类型,想象我们的生活没有了纸,感知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从而认识到纸的重要性。 三、纸的起源与制作,体会不易 没有了纸,我们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方便的读书、写字、画画……学习、生活都会很不方便。没有纸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文字呢 1.思考:在没有“纸”之前,人们都是如何记录文字的呢? 2.介绍在纸发明前,人们在哪些物体上面进行书写。 3.思考这些物体的不便之处? 4.小结:不易保存、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5.引导思考你们知道纸是用什么制作而成的呢?又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播放2000多年前出现纸及蔡伦改进造纸术)。 6.播放现代工业化造纸过程,让学生知道制造纸的原材料和流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纸的来历,通过纸2000年前的制造过程和现代工业化的造纸过程,感知流程的繁琐,体会纸来之不易。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有针对性的资料,引发学生参与思考、讨论。 四、纸的珍贵,树立环保意识 1.算一算,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能够造出大约多少张纸呢?我们学校大约有3000人。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一天就浪费了多少张纸呀?相当于毁掉了多少棵20年的大树? 我们安居区,人口(包括流动人口)大约有100万。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一天就浪费了多少张纸啊?相当于毁掉了多少棵20年的大树? 2.学生谈感想,一张纸的背后是什么? 3.师小结: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处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 节约一张纸,保护一片绿。 设计意图:聚焦生活观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知道一张小小纸张的背后是森林在逐渐消失,从而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动力,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五、拓展延伸,课后践行 想一想: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在生活中做到爱惜纸张呢?
板书设计 我是一张纸 节约一张纸 ,保护一片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