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正比例的判断预习案预习目标及范围1、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成正比例的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2、预习课本第42、4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预习要点1、两种量,一种量可以随着另一个种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它们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 )。2、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比值是( )的。3、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预习检测已知x和y成正比例,请将下表填完整。2、一种大樱桃销售数量与总价关系如下。数量与总价这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正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变化情况如下,把表填写完整。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3、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一个不成比例的例子,与同伴交流。二、随堂检测1、根据下表中底是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相对应的数据,判断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3、把表填写完整,你发现了什么?应付金额与所买邮票的数量成正比例吗?参考答案预习检测1、2、数量与总价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因为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它们的比值相同,所以成正比例。随堂检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随高的变化而变化,且6:1=12:2=18:3=24:4=30:5=6,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成正比例,大米大总质量和袋数的比值=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不成比例,它们的比值不一定。不成比例,它们的比值不一定。3、应付的钱数随购买邮票数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钱数与枚数的比值不变(单价0.8元),所以应付的钱数与买邮票的枚数成正比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