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家机构有哪些》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方式,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关系,进一步体会各个国家机关间严密的组织性与协调性。2.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懂得在生活中要自觉配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对他们心存敬畏之情。3.在交流分享中体会国家机关的职权由人民赋予,初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机关的产生方式,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关系,进一步体会各个国家机关间严密的组织性与协调性。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2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畅所欲言1.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我们班级的主人是谁?2.预设:我们是班级的主人。3.追问:谁在管理我们的班级事务?4.预设:班委会。5.讲解:那以小见大,我们来看看我们国家的情况。6.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我们班级的主人是谁?7.预设:人民是国家的主人。8.追问:谁在管理国家事务?9.引导回答:国家机关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认真观看PPT,进行思考并交流回答。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本节课内容是上节课的延伸,前面课程的内容已为本节课打下了学习的基础,通过畅所欲言、以小见大,能够让学生从班级角度理解国家机关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小结揭题:那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探究新知活动一:大家一起来探究(10分钟)1.展示图表: 2.引导学生填表:3.小结: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4.过渡:那这些代表怎么产生?5.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是怎么产生的?问题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哪些代表组成?问题3: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6.活动规则:(1)分成4个小组;(2)先观看视频,然后仔细阅读书本的知识窗,进行思考;(3)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7.播放视频: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8.展示课件引导回答问题19.给出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任期五年。10.总结: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1.展示课件引导回答问题212.给出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总数不超过三千人、一般每年第一季度参加会议。13.展示课件引导回答问题3(小提示:结合全国人大的职权谈一谈)14.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阅读图表,积极回答。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回答。 通过图表,可以帮助学生从班级事务过渡到国家事务,方便学生理解,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视频资料和书本资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点多理解,通过讨论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并在讨论中提升合作探究能力,也为下文讲解做好准备。总结过渡:我们前面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行使任免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产生国家主席,还有哪些人呢?我们来探究一下。二、其他国家机关的产生活动二:接力小火车(5分钟)1.展示课件提出问题: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哪些人员?2.活动规则: (1)阅读书本,以接火车的方式依次说出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了哪些人员。(2)前面同学说过的内容不要重复说。(3)比比谁说得多。3.引导活动4.给出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5.追问:你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吗?6.引导回答:一府一委两院7.展示课件并讲解:一府一委两院是指: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是指: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活动三:我来辨一辨(5分钟)1.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下列说法正确吗?不正确的话请改正!(1)上海市监察委员会主任是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2)合肥市人民法院院长是由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3)江苏省省长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由人民法院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2.引导学生判断、改正;(1)说法正确(2)合肥市人民法院院长是由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3)江苏省省长是由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4)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3.过渡:人民代表大会不仅要把这些人员选出来,还要听取他们都报告,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四:集思广益(5分钟)1.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1)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2021年,对《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草案)》进行表决。会议上为什么要设置这些程序呢?2.引导学生回答3.给出答案:(1)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2)人民是国家的主人4.展示课件并提问:根据前面的知识,梳理出这四者的关系: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一委两院”。5.引导回答: 认真阅读书本,自由回答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判断和改正。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通过阅读49页课文,完成小火车接力。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加强对国家机关的了解。通过辨别活动,既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通过新闻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家的关心,提升政治素养。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条理化的归纳,达到容易理解,快速记忆的作用。总结过渡:同学们的国家机关组织系统简表完成的很好,“一府一委两院”是为人民服务的,那你身边有哪些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三、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分钟)1.展示课件并提出问题:海关工作人员进行查验;法官审理案件,检察官提起诉讼;交警协助小学生过马路;民警提供户籍服务他们工作的时候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2.引导回答:制服4.提出问题:思考:警服背后代表的是什么?5.讲解:有些工作岗位比较特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职时必须穿制服。代表着国家和人民行使权力,制服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和执法的重要标志。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并回答。自由汇报从视频中获取的信息,并积极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回顾在生活中接触过穿制服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知道这些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激发他们身为国家主人公的自豪感,提高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总结过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课堂练习:(3分钟)(一)填空题我国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 人民 )负责,受( 人民)监督。 (二)选择题1.国家主席由( A. )选举产生。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监察委员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C. )年。 A.1年 B.3年 C.5年 (三)判断题1.“一府一委两院”中的“两院”指的是国务院和人民法院。 ( ×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 )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课堂小结(2分钟)拓展空间要求: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把自己对国家机关的体会和认识制作成手抄报,讲给家人听。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