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12《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3.12《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详案
适用教材版本:
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2课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认识新时代的背景和特点,掌握新时代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情感目标:理解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认识新时代青少年肩负的使命,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家国责任意识。
技能目标:掌握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合作交往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
2、理解中国梦的意义;
3、学习新时代好少年的标准和要求。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初步树立实现中国梦的信心;
2、让学生初步树立家国责任意识。
课前准备:
1、PPT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2、案例和故事,以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学生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要求;
4、学生预习教材,了解课程主题和内容。
学情背景:
1、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三单元第12课;
2、学生已经学过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知识;
3、学生具有一定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教材为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三课时;
2、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中国梦的意义和新时代好少年的标准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吗?”(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学生回答:“不太清楚。”“好像是指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为后续的讲授做铺垫。)
(2)介绍本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三课时,我们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理解中国梦的意义以及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
(意图: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二、讲授(20分钟)
(1)教师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和内涵,掌握新时代的背景和使命。)
学生回答:“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2)教师讲解:“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理解中国梦对中华民族和人民的重要意义。)
学生回答:“我一直以为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原来它的内涵还有这么多。”
(3)教师讲解:“要做新时代好少年,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生回答:“我觉得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很重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很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三、互动(10分钟)
(1)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如何做新时代好少年,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记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思想,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要多读书,多学习知识,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我们还要关注社会问题,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教师做记录:“多读书,多学习知识”,“关注社会问题,帮助别人。”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并让其他同学给出建议。(设计意图:通过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分享:“我想当一名医生,为人民服务。”
其他学生给出建议:“你可以多学习医学知识,多实践,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四、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理解了中国梦的意义,掌握了做新时代好少年的方法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对新时代好少年的理解和认识,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
板书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含义;
中国梦的意义;
新时代好少年的标准和要求。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度,包括回答问题、讨论、听讲等;
2、学生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表达清晰、态度端正等;
3、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但是讲授时间略长,让学生有些疲劳;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需要学生对多个概念进行理解和认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较高;
教学效果:学生对新时代的认知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是还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加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