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更多精品资料参考: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9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冲刺系列:——(16)中国近代化一、选择题1.“图说历史”活动中,某同学找到下列图片,请为他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主题( ) A.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 B.近代西方列强侵华史 C.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 D.近代中国经济工业化史2.在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先后失败了,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成功C.中同近代化的道路曲折艰难 D.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独立、富强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遗嘱中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版权所有:21教育】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 B.没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没有真正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D.没有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24年 B.1925年C.1926年 D.1927年12.某班同学要出一期历史知识墙报,下列图片应归属于哪一个标题下( )A.英勇的反侵略斗争 B.向西方学习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血肉筑长城13.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写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4.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15.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开展的探索分别有(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17.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为“自强”“求富”而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这些工业企业创办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8.图二为上海轮船招商局,从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B.洋务派筹建的北洋舰队C.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D.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19.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0.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2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22.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3.洋务运动师夷长技建铁厂,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共和,反映了武汉在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先锋作用,也成为武汉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最好历史诠释。历史上,推翻帝制创共和的伟人是(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毛泽东24、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 ( )A.辛亥革命 B. 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戊戌变法25、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则是一次“飞跃”。这里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6.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7.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8.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29.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21*cnjy*com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30.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伦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 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二、非选择题1.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史学家们所热衷的话题。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积极引进机器生产的原因是:首先,他认为推广大机器生产,大力发展工商业,才能解决军工所需的完整的工交体系和雄厚的资金问题;其次是看到了机器生产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江秀乎《李鸿章的心态与洋务运动的得失》材料二 综观整个变法过程,越是临近实际的改革,其内容越是被限制在经济、文教、军事领域内;而有关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呼声则日渐微弱……这就使李鸿章与维新派在思想上的重大分歧被与顽固派的尖锐冲突掩盖了。——王凡《戊戌变法时期的李鸿章》材料三:李鸿章的脚跨进了新时代,而脑袋却还留在旧时代。——凤凰网专栏作者王龙(1)据材料一并结合该场运动的口号概括李鸿章积极引进机器的原因。(2)联系材料二指出李鸿章与维新派的重大分歧。(3)依据材料三的观点对李鸿章进行评价。(4)综合以上材料,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2.“梦想成真”是每个人的追求。历史人物的探寻,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宝贵财富。阅 读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来源:21cnj*y.co*m】(1)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顺应时代潮流。李鸿章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广。”这里的“文武制度”指什么?为“自强”,李鸿章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探索?写出这种探索失败的标志。(2)梦想要成真,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孙中山提出,“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这里,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在1912年和1924年,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政治探索”(3)梦想要成真,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1934—1936年,他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怎样的考验?毛泽东争取民族独立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主导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3分)2-1-c-n-j-y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3分) 材料三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3)“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作为突出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21*cnjy*com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新华时政》2012年11月30日(4)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1cnjy.com4.习近平指出:“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先后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⑵为了摆脱外来侵略,实现国家独立,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其中哪一次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一百多年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⑶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怎样的历史新纪元?⑷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至今,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什么历史事件为端?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道路的指导思想是什么?⑸如今,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做?5.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透过李鸿章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1865年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1866年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1872年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1878年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年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它方面的强国举措。21教育网材料三: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建之事”。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材料四: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 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4)根据材料四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6. 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制驭外夷者,……当缮舟舰,练水师,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21·cn·jy·com——魏源《海国图志》(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制驭外夷”方面的主要主张。材料二 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2)与材料二中吴元炳“重于水师”的奏议相对应,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材料三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21·世纪*教育网——摘自《清史稿》(3)根据材料三,在“甲午一役”中,威海卫“水师”“毁于日本”具体指什么事件?由“藩篱尽撤”你会想到近代中国怎样的海防现状?www-2-1-cnjy-com7.近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出处:21教育名师】(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材料二:在内忧外患十分严重的形势下,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敌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于是洋务派在举办近代工业的同时,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就这样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洋务运动?(3)“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战争?(2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她是通过什么条约被日本割占的?(2分)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2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8.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405—1433年,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先后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和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物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船队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西洋各国也纷纷遣使来华。 --------岳麓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材料一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回答此事的历史意义。材料二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战争。(4分)材料二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身上有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材料三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冲刺系列:——(1)中国近代化 (参考答案)二、简答题4.⑴经济:洋务运动;政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⑵抗日战争。⑶中国获得民族独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⑷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⑸努力学习,打好基础,长大后报效祖国。(只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2)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举措:筹划海防;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3)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4)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日本等列强的侵略(5)中国近代化的先驱8.(1)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2)鸦片战争、第二欠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大战。(或甲午海战) ;反抗侵略、不怕牺牲。等等。(3)措施: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建立新式海军;派人出国留学,培养海军人才。(4)意义:开发洋洋资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保障海洋通道安全,维护国家利益。www.21-cn-jy.com9. (1)民族危机加深。 (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3)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1·c·n·j·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