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简单了解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能在听听、唱唱、演演的活动中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唱好弱拍起唱的部分,唱准跳哟、唱哟这一乐句。三、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图片和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道具。四、教学程序课前律动、组织教学: 随《郊游》音乐做律动进入教室。(向音乐厅出发)(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营造音乐会的氛围(出示课件(音乐厅图片)。2.认识吉他:(1)播放吉他演奏视频。并让学生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及声音。提问:这是什么乐器?(2)出示吉他图片,简单介绍。3.认识小提琴、法国号(重复上面的过程)。 (二)学习歌曲,审美表现导言:音乐会上还有一首歌曲把这三种乐器写了进去,这首歌叫《我是小音乐家》。1.初听歌曲:(1)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边听边和老师一起画画旋律线。(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2.再次仔细聆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巴黎、柏林),你知道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学生思考回答。3.拍节奏朗读歌词。4.模唱有三种乐器拟声词的乐句。(1)出示有三种乐器声音的旋律课件。(2)学生跟随老师的弹奏旋律拍打节奏并模唱。指导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弱起节奏。(3)跟琴声唱有三种乐器声音的乐句,并同时做乐器演奏动作。5.学唱第一段。(1)师弹琴一句一句教唱。(2)引导学生跟琴声带着自信、开心地演唱第一段。(3)重点指导:“勃隆砰砰砰”: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音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声音更适合砰砰砰的的声响?教师指导演唱(轻盈地)。“跳哟,唱哟”这一乐句。a.发韵母ao的音。 b.边做伸懒腰动作边唱掌握唱的节奏特点。 c.师扔掷粉笔或者是纸团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4)跟琴声完整演唱第一段。6.师生对山歌的方式跟琴声演唱第二段。7.师生接龙唱第二段。8.小声跟范唱完整演唱歌曲。(三)艺术加工,审美提高1.分组表演。(1)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歌表演的创作。(每组一段)(2)请三位同学来当小组长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西部牛仔弹吉他,音乐家拉小提琴,法国绅士吹圆号,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歌表演。)2.独唱表演(师唱第一段、请两名学生唱二、三段)。(四)创编歌词,审美延伸我当小小作词家(小组创编至少一段)1.与身边同学自由组合创编。2.汇报作品。(五)畅谈收获,情感升华1.学生谈收获。2.师结语:让我们来做一回小音乐家,把《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表演,随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