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萤 火 虫》教 案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学习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2、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节奏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体会歌曲传达的勇于奉献,绽放生命的意义。2、在唱熟歌曲后,能用固定的小乐句为歌曲伴唱,基本唱准,形成二声部的合唱效果,锻炼合唱能力。3、改变歌曲节奏演唱歌曲,获得不同的音乐体验。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体会歌曲意境,尽情表现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难点:1、唱准歌曲《萤火虫》中的弱起、大跳,基本把握歌曲的风格。2、歌曲合唱部分的融合。4、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师生律动《闪烁的小星》3、歌曲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紧接着夏季就要来临,在仲夏的夜晚,有这样一群小精灵,他们不如星星那么闪耀,却提着小灯笼,在草丛上欢快的跳跃、飞舞。它们是 欣赏萤火虫画面。师:看到这美丽的萤火虫,老师想用歌声来赞美它们。【设计意图】律动为歌曲教学铺垫,营造优美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情绪的感悟与体验。学习歌曲 萤火虫环节1:1、聆听歌曲。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歌曲是几拍的,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师:(四四拍,强、弱、次强、弱。歌曲抒情优美、宁静安逸,给我们带来温暖。)2、老师范唱歌曲。师:这么美妙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一唱呢!请同学们为老师加上之前的声势动作为我伴奏吧!2、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师:同学们注意到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吗?歌曲的第一段,四个乐句,唱完之后再唱第二段的一、二乐句。这里有一个反复跳跃记号,演唱顺序ABAC。3、学唱歌谱一、二乐句。师:你能找到旋律想同、相似的小节吗?随着老师的手势唱一唱。4、学唱歌谱三、四乐句。师:这是歌谱的三、四乐句,它们的第一个音符出现哪一拍上。(出现在第四拍的后半拍上,这叫弱拍起,演唱时要轻巧。)波音记号师:你能找出一些音乐符号吗?(波音记号)唱一唱换气符号师:这是什么符号?(换气符号,我们试一试。)师:演唱这一部分的do音,la音要强一些。声音流畅,充满激情。师:第2乐句和第三乐句的衔接处有一个休止符要做短暂的停顿。6、随老师琴完整视唱歌谱。7、用lu哼唱旋律。5、有节奏的朗读1、2乐句的歌词。(拍打声势)6、随琴声轻声的演唱。7、自由朗读3、4乐句的歌词。8、随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哼唱。9、有感情的演唱,不熟练的地方多练习。7、歌曲处理:师:同学们演唱1、2乐句要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呢?(注意气息连贯流畅,声音轻柔优美,仿佛在宁静的夏夜里一阵微风轻轻拂过。)3、4乐句呢?(声音的力度要稍强一些,表现萤火虫尽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结束句渐弱、渐慢。8、随老师琴声完整演唱歌曲。9、随伴奏乐完整演唱。【设计意图】歌曲《萤火虫》前半部分旋律平稳,后半部分采用弱起、大跳,音乐的特点完全取决于歌词的节奏。因此,教学中采用从朗读歌词入手感受旋律节奏,采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感受句子的变化,从词义中理解旋律终止的意义。环节2:歌曲创编1、为歌曲加入伴唱。师:听到这美妙的歌声,许多小动物也想加入我们,你们听.....我们也来试一试吧。学生二声部合唱。2、用四三拍演唱《萤火虫》。师:这首歌曲是四拍子的,可以用别的节拍来尝试演唱吗?学生一边拍打三拍子声势动作,一边演唱,体验两种节拍的不同。师:三拍子什么感受?你更喜欢哪一种呢?3:师生表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通过用三拍子演唱歌曲《萤火虫》,体会节拍带来的不同感受。伴唱的练习形成二声部的合唱效果,锻炼了学生合唱能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萤火虫》,我们要学习萤火虫什么呢?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萤火虫一样为自己的生命发光,发热,做最棒的自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欣赏歌曲《苔》。 下课Ta titi ta titi ta ta ta a ta titi ta titi ta ta ta aTa titi ta titi ta ta ta a titi titi titi titi ta a a tiTa enti titi titi ta enti ta enti ta enti titi titi ta enti ta entiTa enti titi titi ta enti ta enss ta ensisi ta enti ta ta t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