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导学案 二学习目标借助解决问题经历概括总结乘、除法意义的过程,理解乘、除法的意义。(重点)2、通过比较、概括等活动,掌握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难点)准备练习:一箱牛奶有12盒,买了5箱,一共买了多少盒牛奶?(请用两种方法解决)尝试题:乘法是什么样的运算?除法又是什么样的运算?板块一: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请自学课本第5页的例2,将自己的自学收获整理到下面。板块二:概括、整理并掌握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尝试练习: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504÷14= 504÷36=当堂检测: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1)蜗牛每小时可爬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2)蜗牛6小时爬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3)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17×42=714208×67=139361125÷25=451008÷48=213、下面算式中的 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89× =356 ×18=774 672÷ =24 ÷20=35 29× =928 858÷ =39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4、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48×27 102×85 754÷29 876÷73把一堆桃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可分12个,还剩3个桃。这堆桃一共有多少个?时间/秒 3 13路程/km 77 176一艘宇宙飞船5秒航行55km。根据这一数据填写下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