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 大雨和小雨学科 音乐 年级相关领域 表现领域中的集合歌唱、表演、理论知识等综合性艺术。教材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将歌曲演唱与知识学习很好的融合,解决学习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问题,唱好歌曲的同时掌握音乐知识。(二)理论依据: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歌曲的特点,通过模仿声音、演唱歌曲、为歌曲增添声势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本课的音乐知识与歌曲巧妙结合,使学生在歌曲演唱活动中认识声音的强弱。2.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一)歌曲分析:《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和声音有关的歌曲。歌曲音域较低,歌词简单,具有儿童歌谣的特点。这首歌曲为五声宫调式2/4拍,两个乐句构成。这首歌曲结构规整,音域适中,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演唱。歌曲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演唱部分只出现了“”(跑跑跑跑)和“”(跑跑走)两种节奏型,熟练节奏型之后,将歌词带入节奏读几遍,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表现。音的强弱。音的强弱是在这一歌曲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选择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来对比,学生更能增加生活中音强和弱的辨识度。(二)演唱歌曲能准确读出节奏。能够掌握歌曲演唱的强弱。能够用活泼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情况: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好动,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直观教学,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个人音乐素养。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授课班级学生特点:学生演唱声音较好,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有一定的表演欲,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环节吸引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1.学生演唱能力分析一年级学生乐于参与歌曲表演,但容易过度兴奋,所以会出现喊唱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歌唱状态。2.歌曲的拓展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大雨和小雨,发现声音的强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歌曲中加入声势,并且改编歌词,例如:大鼓和小鼓、大鸭和小鸭等。学生很快能对歌词进行创编。歌曲创编后,歌曲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够做到边唱歌边表演。教学手段:通过按节奏、随音乐拍击节奏、观察歌谱、听辨音响等方式学唱歌曲、掌握音乐知识。加入大自然有关的图片增添兴趣,体验大自然的音乐。通过音的强弱增加在歌曲中的表现。教师运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范唱的引导,激发学生音乐表现力,更好地表现歌曲。技术准备:在windows xp 系统中运用PPT教学课件。音频和视频。教学用具:琴。3.教学目标(内容框架)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使学生能够用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2、通过体验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方式,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跑跑走进行节奏练习,熟悉歌词,掌握歌曲间奏时拍击的节奏。2、通过聆听范唱、观察曲谱、模仿演唱等,学会并唱好歌曲。3、通过听辨、模仿,发现、认识声音的强弱。4、通过声势、合作、演唱,体验声音的强弱在歌曲中的表现。5、通过熟悉演唱歌曲,对歌曲歌词、表演进行创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在学习歌曲活动过程中,体验雨水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使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抒情、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生活中的声音掌握声音强、弱的演唱技巧问题框架(可选项)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教学进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 组织教学 二、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三、学习演唱,感知掌握四、情境表演、歌词创编五、课堂小结(1)弹琴问好。师:同学们好!(2)复习:手势音阶(播放视频)(1)引用谜语,导入新课。(银线根根长又细,上接天来下着地,线长不能放风筝,线细不能织布匹。) 师:同学们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这是什么?师:你们太聪明了,我太喜欢你们了。(下面播放一组图关于森林的图片。)师:这片大森林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美不美呀?师:同学们,森林中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它的滋润,谁能猜出它指的是什么?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师: 这节课演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2)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请同学们认真欣赏一遍这首歌曲)谈一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师:这是一首非常简单好听的描写大自然中雨水的歌曲,我们随处可见,不管是大自然还是我们都需要雨水的滋润,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1)复习节奏律动。 师:下面我先考考同学们的记忆力,跑跑走的节奏大家还记得吗? 师:和我一起把下面的节奏用跑跑走的形式读一下。(2)学唱歌曲。 首先,教师弹琴学生演唱,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其次,完整演唱歌曲。(音准节奏要准确)第三,在歌曲学会之后,请同学分别演唱,这样既增加学生的胆量,并且可以让教师更好掌握歌曲学习的程度,以弥补学生演唱中的不足,加以强化。(3)在《大雨和小雨》中加入强弱对比演唱,注意音色。师:在这首歌曲中我们用强的声音表现大雨,用稍微弱一点的声音表示小雨,现在我们将唱歌声音的强弱,放到《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当中去,来唱一唱好不好? 教师强调在唱强弱对比的时候要注意声音的大小要有控制的,注意音色。①根据图片启发学生根据大雨和小雨的特点,如何演唱歌曲的前三句,掌握声音强弱的演唱技巧。(大雨是大雨滴表示,小雨是小雨滴表示) ②“小草笑嘻嘻”的演唱表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草为什么笑嘻嘻吗?师:说得非常好。 师:同学们想一想高兴得时候我们应用什么样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师:非常正确,你说的真棒!师:想象一下我们现在就是小草,把我们那喜悦的心情表现出来,加上表情声音唱一唱。 (4) 根据歌曲处理,分组练习演唱。 师:好!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根据对歌曲的艺术处理分组来练习演唱。1、集体演唱。2、分角色律动表演唱。3、个人表演唱4、分小组展示表演、享受合作。 (1)情境即兴编舞。师:下面我们来给这首歌曲创编几个小动作?有同学来动动脑筋编创几个舞蹈动作吗?师:编创好了动作,我们一起来动一动吧!(2)歌词即兴创编。师:亲爱的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给这首歌重新填词好不好,要体现大的小的音乐的强弱变化的歌词好不好?师:太好了,大家的思维真是太跳跃了,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以后在生活中更要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哦!提示总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的是一首有关于大自然的歌曲,在学过歌曲之后我们跟需要了解和知道的是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这样大自然也才会保护我们不受伤害!对不对?希望你们以后也像小草一样经过雨露的滋润,茁壮成长。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学生答唱:您好,您好,孙老师您好!生:雨;雨点。生:真是太美了!生:雨水,雨露的滋润。生:美丽的,动听的,欢快的。生:记得。学生一边打拍子一边认真读歌词。(读得很准确)生:好!学生认真读歌词,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加入强弱的对比。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学唱歌曲。生:有的说因为小草渴了是雨水让它喝个饱,所以它就非常高兴得笑了;还有的说因为雨水会让小草长大所以小草就高兴的笑了。 生:优美地、抒情地、欢快的。生:好!(学生乐于参加演唱,并且享乐其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演唱歌曲。同学们踊跃举手创编。生:好!有同学举例:大鼓和小鼓、大鸭和小鸭等。生:好。知道了! 谢谢老师,老师再见!组织教学,更好地开展课堂的学习和活动谜语导入,激发兴趣。通过猜谜语动脑筋的方式引入新课《大雨和小雨》。新课标重视音乐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自信心。聆听歌曲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听出歌曲的内容,复听歌曲,通过观察歌谱,发现歌曲的演唱特点,再通过对学生演唱的指导,用自然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趣味性。 在学习歌曲之前复习巩固节奏型,能够使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复习,更能帮助学习新的知识,起到了积累巩固的作用,为更好地学习新的歌曲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读歌词,使学生很快对歌词和歌谱熟悉,那么在学习歌唱中,学生会很快掌握。通过分析歌曲中的歌词能够将本课的音乐知识融入到歌曲演唱中,使歌曲和知识技能有机的结合,学生能够在音乐中对比音的强弱,也让学生初步体会合作的快乐,使歌曲更加富有童趣。通过小组合作演唱,参与音乐、表达个人情感、享受音乐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自评,能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通过情境即兴编舞,提高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大胆发挥学生对歌曲和事物的想象,提高想象能力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既使思维想象得到了发挥也使孩子们的肢体得到锻炼,增加肢体的协调性。 通过歌词即兴创编,提高了学生语言事物的认知力,大胆创新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在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通过课堂小结的保护大自然的话语,使学生们提高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度意识,喜爱和热爱的自然。板书设计 《大雨和小雨》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本设计教师思考了许多。既要打好基础,又要充实课堂,教师想了很多办法。如:学习节奏、体会情感、感受强弱并能很好地运用等等,但是放入太多知识会觉得很繁琐,并且没有重点。之后积累经验,了解到其实一节课不需要太多内容。一节唱歌课最重要的是怎样把歌曲学好,怎样把歌唱好听、节奏准确,才是这节唱歌课最终的目的。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教学设计是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唱歌课。在本课教学中如何把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歌唱结合,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巧妙,与低年级身心发展相结合。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对新奇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对于这一特点开展,猜谜语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2、音乐节奏巩固。 本节课的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唱,学生学唱没有太大难度,如何把比较易学的歌曲讲的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充实,掌握节拍的准确性。3、在歌词和舞蹈创编的心意。 在一般课上常用到的创编环节,教师也运用到,不乏趣味。因为常用所以足以说明这个环节对孩子的思维创新,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当中,教师不仅运用到歌词的创编,也拓展到舞蹈的创编,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创编能力,也能对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产生良好的效果。第一层次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的、活泼的。第二层次问题:这首歌曲的强弱对比在哪里?大雨强,小雨弱。第三层次问题:环节设计创编?舞蹈设计和歌词创编。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引用猜谜语,导出主题三、学习演唱,感知掌握复听歌曲做律动初听歌曲谈情绪四、 学 唱 歌 曲学唱歌曲(强弱与力度的关系)强弱对比复习节奏读歌词情境表演,歌词创编歌曲处理,分组练习课堂小结,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