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巴塘连北京》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欢乐的村寨》中的一首演唱歌曲。一、教学目标。(1)、情感与评价:《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欢快而优美的藏族歌曲。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少数民族藏族的音调风格和风土人情,以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初步了解巴塘与北京的背景和对北京首都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同时,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创作与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2)、方法与途径:以体验感受为主,通过听、看、节奏训练、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能力。(3)、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与学习歌曲,体会感受藏族同胞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了解连音线,培养学生能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体验藏族民歌的特点风格,感受了解切分节奏,体验藏舞的最基本舞步。2、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学唱、表演歌曲《巴塘连北京》。教学难点:(1)、歌曲高音的演唱处理和连音线;(2)、跨小节的切分音的唱法。二、教学准备在准备本课之前,我仔细参考了教师用书,认真的在网上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并给学生准备了哈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认真学习了藏族弦子的基本舞步,并配合音乐编创了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感受歌曲。三、教学过程一、感受藏族风情,学习藏族礼仪1、课前热身:播放歌曲音乐,师生随音乐表演藏族弦子。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一起先来做做热身活动。【设计意图:放松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师献哈达,集体讨论哈达的用处和意义。(哈达是欢迎亲朋,表达祝福的,是藏族的礼仪必备品)【设计意图:用实物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3、走进藏族,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藏族的礼仪,现在我们再去感受一下藏族的风土人情,同学们有兴趣么?【设计意图:让孩子通过对西藏景色欣赏,让学生更加生动的了解西藏的相关文化】二、学唱新歌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风格特点,并导出板书课题《巴塘连北京》(西藏人烟稀少,地域辽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3、学生点评教师的范唱,讨论歌曲的速度、情绪和演唱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熟悉歌曲,并掌握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4、学生自主学习,跟音乐轻声唱。5、教师弹琴带唱,交流找出演唱难点:第二、三小节的切分音6、继续学习歌曲,强调连音线。7、教师提示情感的表达,介绍川藏公路,渗透对北京、祖国的热爱。【设计意图:通过语言和一组藏族风情的图片介绍川藏公路,激发情感。】8、师生深情演唱歌曲。三、延伸拓展1、老师示范,学生学习巴塘弦子【设计意图:跳起巴塘弦子,感受藏族舞蹈魅力。】2、载歌载舞的表演歌曲四、教学小结:巴塘,弦子的故乡,歌舞的海洋。巴塘弦子与川藏公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海内外,让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艺术骄傲自豪吧,让我们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骄傲自豪吧!随着悠扬的歌声,让我们跳着婀娜的弦子结束今天这节课。(学生随乐舞出教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