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 正比例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探究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能清楚地表述两个量成正比例或不成正比例的理由。2、利用正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利用正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能清楚地表述两个量成正比例或不成正比例的理由。【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42页试一试,通过思考、合作、交流,学会解决问题。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课前热身】1.(自学课本P42页试一试)2.想一想,填一填(1)圆的面积=( ),圆的(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 )相关联的量。(2)乐乐的年龄=( ),( )的年龄随着( )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它们( )相关联的量。【自主学习】将圆的面积和相对应的半径列个表格。圆的面积半径 1 2 3(1)求出圆的面积,填在表格中。(2)计算圆的面积与半径的比值。(3)我发现:因为( ),所以圆的面积和圆的半径( )正比例。2、(1)计算乐乐的年龄与爸爸的年龄的比值。(2)我发现:因为( ),所以乐乐的年龄与爸爸的年龄( )正比例。【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联系上述两道题归纳总结)1、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首先( ),然后( ),最后( )。2、分别举一个成正比例和不成正比例的例子,小组交流。成正比例的例子:理由:不成正比例的例子:理由:【学以致用】填空。一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时间/时 1 2 3路程/km 60 120 180从表中可以看出( )和( )是相关联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是( ),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所行的时间的( )是一定的,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已知6X=8y(X、y都不等于0),X和y成( )比例。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是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橘子的单价一定,购买橘子的数量和总价。( )小芳的年龄和她的体重。( )加数一定,另一个加数与和。( )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 )出油率一定,油的质量和油菜子的质量。( )3、小华每天看书的页数不变,看的天数与看的总页数成正比例吗?为什么?每辆卡车每次运货物的吨数一定,运的总吨数与运的次数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