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6 反比例的应用【学习目标】1、进一步探究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能清楚地表述两个量成反比例或不成反比例的理由。2、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学习重点】利用反比例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能清楚地表述两个量成反比例或不成反比例的理由。【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第47页试一试,通过思考、合作、交流,学会解决问题。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课前热身】1.(自学课本P47页试一试)2.想一想,填一填(1)单价=( ),数量=( ),总价=( )。(2)如果两个量相关联,并且它们的( )一定,这两个量就成反比例。【自主学习】(观察,思考,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1、买苹果定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1)我来列个表格,假设买苹果的总钱数为( )元。单价数量总价(2)把表格填完整。(3)在表中,(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买苹果定的总钱数一定,也就是它们的( )一定,所以它们成反比例。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已读的页数 1 2 3 4 ……剩下的页数 79 78 77 76 ……(1)观察:表中有( )和( )这两个量。(2)结论:这两个量的( )一定,所以,它们( )反比例。【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联系上述两道题归纳总结)1、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首先( ),然后( ),最后( )。2、举一个成反比例的例子,小组交流。成反比例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以致用】填空。(1)=本数(一定),书的总价和单价成( )比例;=单价(一定),书的总价和本数成( )比例;单价×本数=书的总价(一定),书的单价和本数成( )比例。(2)=c,当b是不变量时,a和c成( )比例。(3)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和速度成( )比例。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1)小红有20本练习本,用完的本数与剩下的本数。( )(2)食堂购进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用煤量与用的天数。( )(3)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4)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与高。( )3、把32本图书分给小朋友们,每人分到的本数和人数如下表。人数 2 4 8 16本数 16 8 4 2(1)上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反比例的量?(2)用X表示人数,用y表示每人分到的本数,写出它们的关系式。4、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作业数量一定,完成的与没有完成的。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3)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