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学内容1.学乐器:木鱼和双响筒,欣赏《一个师傅三徒弟》2.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教学目标1.认识打击乐器木鱼和双响筒,能听辨这两种乐器的不同音色。2.掌握木鱼和双响筒的正确演奏方法,能用这两种打击乐器参与童谣伴奏。3.能按节奏准确读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或用动作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熟练地读童谣;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难点如何吸引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集中注意力听音乐,帮助学生从愿意听、喜欢听逐渐过渡到想听音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猴哥》猜动画片。2、引出《西游记》片尾曲《一个师傅仨徒弟》。二:欣赏《一个师傅仨徒弟》激趣导入师:今天孙悟空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带来了,我们一起去欣赏吧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师:这首歌里都有那几个主要人物啊?生:四个,有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2、复听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我请小朋友在听的时候想一想动画片中各个人物的外形特征,他们都有什么本事?三:学习童谣《唐僧骑马咚得咚》1、谁能说一说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呢(1)唐僧的三个徒弟都有什么本事?(2)他们有这本事,他们的师傅有没有本事呢?2、我听说有的人把他们的故事编成了童谣,也就是儿歌,同学们想听一听吗?3、学习童瑶(1)拍手一句一句跟读童谣。(2)和老师一起读。(3)跟音频读。四、用打击乐伴奏1、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三角条、铃鼓)模仿白龙马的马蹄声,听一听哪个更像。(1)介绍双响筒的材质,音色。(2)讲解演奏方法,找同学试一试。(3)用双响筒给童谣伴奏。2、对比木鱼和双响筒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同学用大小不一的木鱼给童谣伴奏。3、老师用三角铁,找几位同学分别用铃鼓,双响筒和木鱼,其他同学用手轻轻拍打桌面共同为童谣伴奏,边做边说。五、创编童谣1、分组排练,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曲,要求边说边做。(播放《一个师傅仨徒弟》音乐)2、分组来展示创编成果。3、全体同学用互相拍手的方式,边说边拍来表演童谣。4、在《一个师傅仨徒弟》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回到家把童谣分享给家人。板书设计唐僧骑马咚得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