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主题优秀作文(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风景主题优秀作文(素材)

资源简介

风景
像是走进了一个沙的世界,周遭的空气都能灼烧皮肤,望不到边缘的金黄砂砾与岩石,似乎即将与毫无杂色的纯蓝天空合为一体,挤压得令旅者无法喘息。在茫茫沙海中,自然对绿似乎特别吝惜,只在不远处点上寥寥数笔干枯的蓬草和灰褐的仙人掌,就再不愿给这荒漠再添半丝生命的气息。驼铃声在旷野中“叮叮”作响,一停一顿的匀速计算着时间流淌。
旅者和他的骆驼都显得疲乏,沙尘、灼热、孤独,好像一群蚊虫正纷纷噬咬着他们出发时的坚定。如果不是前天那次沙尘暴的阻拦,他们恐怕早就到了戈壁,然而天不遂人愿,旅者身上的水已经远不足以让他和骆驼们到达目的地。
旅者红肿的双眼木讷地瞪着前方,注视沙丘像孩子似的在风中来回奔跑嬉戏,石壁像是温柔的母亲,站在原地看沙丘戏耍,他曾经很多次在图片和视频面前沉醉于孤寂的美丽,可真的站在这里,他又似乎无心去欣赏感叹这种沙漠独有的风景了。
金色的沙丘,将阳光刺进旅者浑黑不见底的双眸。
浪,金黄的麦浪,将稻香掺着土地的气息,迎面而来。远方是顶着黑瓦片的橙红砖房,温和端庄地伫立在泥泞的道路边,湛蓝的半空缀着几丝云彩。旅者困惑地凝视着自己无比熟悉的家乡——自己怎么回到了这里?
路边稀疏而歪斜的朴树和柿树,挂着丑陋的果实,旅者嫌恶地转过头去,却抵不住那股裹挟着香甜气息的风对他的引诱,向柿树走去。家乡还是那么浅陋俗气,就连柿子也是那么粗糙……他一边想着,一边摘下一只,迫不及待地送向口中。
清甜甘爽的汁水还未弥漫口腔,就被再度袭来的炽烤蒸发,旅者一下清醒过来,眼前晃动的仍是沙砾,金色浪花般摆动,在砖红的岩石之前。
是梦。
旅者解下腰间的水壶,润了润干裂的嘴唇,若有若无的水汽在干燥的空气中很快消散,好像沙漠的空气也在诉说对水分的渴求。
家乡是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如何与眼前的雄浑相比呢?旅者固执着对家乡的不屑,在心中嘟哝。在他心中,家乡从未和“风景”二字有过联系,粗鄙的房舍夹带着鸡啼犬吠,浑浊的泥塘飘满了鸭羽鹅毛,树木草坪也沾着浓浓的乡土气。自从上了城里的小学,他的心思再没回到那些曾经给他无限乐趣的山坡与河溪,转而全被那对清静沙漠的向往占据了。少年的心思早就飞离了母亲,梦想着尽快离开生活过的乡村,好去沙漠看一看。他现在终于实现了“梦想”,怎么会在此时梦见家乡?
“不!我不想念那里。”
突如其来的嘶吼,吓得两匹骆驼不安的抬起头,长长的睫毛煽动着,望向旅者。他像是要甩掉什么似的,用力晃着脑袋。沉寂在短暂被撕裂后,很快又愈合如初,只剩驼铃悠悠回响,已是将近夜晚,西方那不止息燃烧的天体即将消失在地平线,炫目的令人难以直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旅者看见西方天空仿佛一张铺展开的宣纸,滴上了一滴金黄的颜料,不断向周围扩散,与蓝天碰撞出赤红、鹅黄、浅绿、粉蓝、绛紫。曾经,他也在家乡的树上,在垂条婵媛的柳树边,或在旷无边际的稻田里看过夕阳。母亲破烂但干净的头巾在眼前闪过,那略带方言发音教他念诗的声音在一点点变得遥远。旅者又看见金色浪花中,忙碌的母亲拖着沉重的双腿,踏着夕阳余晖走进一间红砖房。他捧着小课本,随母亲朗读。正是那时,自己幼小的心灵萌生出了对戈壁的向往:向往那沙漠独有的美丽异域风情,向往那远离尘嚣的隐逸式的生活。
他和母亲相视而笑,笑声清脆得如同铃铛般悦耳。哦,是驼铃……
旅者又跌回了现实,他骑在骆驼上,夕阳不甘的抛出一丝光芒,与黑夜在搏斗。他不是在家,他在缺乏水的温情的暴躁沙漠里。旅者不知为何,有些思念他迫切想离开的农村,思念母亲,还有那棵……
柿子树。每个秋天家门前的柿子树和朴树都会被孩子们光顾,太阳落山前,玩了一天的孩子们聚在门口大嚼柿子解渴,看归巢的鸟儿的剪影,摘下小小的朴树果当零食,他记得过去常和别的孩子拿石头刻墙,在地上画格子下棋。母亲从来不怪他淘气。他还想起瘦小的母亲,戴着洗得发白的头巾,端着一大筐柿子晒杮饼,晒到表皮全被白花花的“霜”覆盖,再取来分给一众孩子。那金黄的色泽,那入口即化的柔软,是家乡的味道。也许他从未注意,或者从未关心,不知何时起,母亲头巾下的青丝也爬上了一层白霜。
空气骤然变成冰霜,旅者穿上厚实的衣裳生火打算烤点干粮吃,骆驼安静地啃食着四周可食的绿植。距目的地还有三天的行程。旅者看向仅剩的两壶半水发起愁来。烟雾从火堆里升起。
曾几何时,村庄里的炊烟让他感受到温暖。旅者又一次想起那遥远的家乡,风景如画的故乡。虾茶色的枫叶攀在深黑的枝干上,柿子堆在浅褐的藤筐上,金黄稻浪,砖红房屋,隐隐绿意在夏末狂欢,清澈的河水贯村而过。这些景象与眼前的风景一时重合,旅者想高声呼喊,想引吭高歌,却一时噤声了。模糊了,沙丘翻卷形成稻浪,石块堆成低矮的房屋,似有炊烟在烟囱中升起,旅者没再打破沉默,尽管他感到孤独而无助。
“迷途漫漫,终有一归。”
良久,旅者低语,重复着参加中考前母亲对他说的话。他大概已有十年没有回家了。为什么?旅者迷茫地问自己,是因为要去看更远的风景?还是仅仅因为任性地想离开?
家……母亲!
他冲向行囊,找出一幅地图来。他打算暂缓他的戈壁计划,他要去最近的公路,然后回家,他要向母亲道歉,要带她一起看各地的风景。
如果戈壁是浑厚的土雕成的塑像,家乡就是轻盈的水汇成的画卷,是母亲的怀抱,是温柔的港湾。
旅者看向悬在头顶的一轮明月。
远方,是热爱;家乡,是热爱,只要热爱,何处不是风景。风景·烟火年华
风景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亦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或是“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可那“苒苒炊烟一缕”又何尝不是一番别样的风趣呢?
闲来无事走进家里的厨房,看着一应俱全的厨房一体机,思绪不禁飘到了曾今在乡下祖母家的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
黄昏姗姗而来,小小的村庄炊烟袅袅,罩上了一层层薄薄的云雾,透彻而又些许模糊。暮色开始四合,天边的火烧云格外的炽热,晕着大红颜料的画笔在洁白的画布上渲染者大片大片的红光,夕阳微沉,便绽亮出金边似的光华,将村庄中天空特有的高远和澄澈展现地淋漓尽致。
门外的菊花瓣儿开始蜷缩,似乎宣告者一天的结束。屋内散逸着柴火互燃的噼里啪啦声。
风景往往存在于朝花夕拾的环境里。老旧的灶台便自成一道风景线。
干净又整洁的石灶台坐立在地上,刷得锃亮的炒锅放在灶炉上,没有一点油渍,泛着亮光。我坐在木质的小板凳上,身边堆满了柴与竹,祖母正拿着一撮稻谷杆子将它们点燃,软软枯枯的杆子被铁质的已有些生锈的火钳揉搓进灶里。我双手支着头,绑着丸子的头倒向一边,斜阳恰巧藏进来,柔爱地抚摸抚摸过我的脸颊,发散着隐隐的光芒,它在祖母身侧的墙上印出影子,身子略有些伛偻。“等它们烧起来后,再过一会就可以把柴放进去了。”祖母摸了摸我的头,嘱咐道。
我弯着身子,打量着灶里的情况,放了几根木柴进去。只见木柴与火焰刚发生触碰,就有了细微的摩擦声,渐渐地,木柴的一端被火焰慢慢吞噬,化为灰烬悄无声息地落下,不一会儿便消失殆尽,火焰却更旺。源源不断地热气涌出来,模糊了窗外血似的夕阳。我不断往里加木柴,此时的火焰好似非常地兴奋,火星子都溅到了外面,我用火钳把它们向里推了推,不久燃烧独有的噼里声传来,灶台上大锅中的水也逐渐沸腾起来,发出一个个水泡胀破的声音。
风景更是沉醉在依稀岁月的佳肴中。诱人的年糕让人垂涎欲滴。
祖母拿来一根生年糕,那满是老茧手将年糕送入打斗正激烈的“战场”,我小小的脸上充满了震惊,祖母好似看懂了我的疑问,只是笑了笑。祖母布满皱纹的脸舒展开来,些许浑浊又满是慈爱的眼睛微眯了起来,带着鱼尾纹的眼角上扬。几缕银丝被那温柔的晚风拂起,写尽回忆。
祖母和我挤在那小板凳上,苍老又有点沙哑的声音娓娓道来:“想我小时候啊,常常吃烤菜年糕。放学回来,母亲他们都还在田里干活,家里就我一个人。我也像现在一样坐在这小板凳上,举着木柴烧水。水煮开了后,去烧上一锅烤菜年糕。村里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我们当时也吃不饱,穿不暖的,哪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啊!”阳光打进来,照亮了祖母历尽辛酸的面庞。
我仿佛见祖母小小的身影穿梭于厨房之中,为她的家人烧上一锅充满爱的烤菜年糕,慰劳着一天的辛苦劳累,又好似感受到一大家子人挤在小小的圆桌边,桌上只有寥寥无几几个菜,没有大鱼大肉,却是从每个人心里洋溢出的温馨,一家人其乐融融。
风景沉载着一家人如烟火般绚烂的情……
可现在这种场景也变成了奢望,平时父母没空,自己点外卖吃,好像很少有围坐在桌子旁一起吃饭的时候了,或许只有春节时,才能再次享受吧!
最后一丝日光没入山中,窗外忽明忽暗的灯影弱弱地照在祖母平静的脸上,把她那粗糙的皱纹竟照出了几分年轻与安祥。
不一会儿,灶里飘来若有若无的香气,然后弥漫了整个厨房。祖母小心翼翼地拿出年糕,原先的雪白变成了灰黑,但隐藏在灰里下面的是若隐若现的金黄,年糕闪烁着诱人的光,牵动着我的心……
山村炊烟更密了,它弥漫着家的味道,爱的味道,看着这飘飘的青烟袅袅,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归属感,风吹不散。
可能我无法穿越到过去去体验那艰苦朴素但饱含爱与情谊的生活,但这种迷人的风景将被永远铭记在心。
风景可以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但风景也可以是平凡的生活中一点看似不起眼的火花,或许只要我们睁开那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便能点燃无处不在的景致。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风景,品味烟火年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