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二框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教材分析】本课主题是维护国家利益,懂得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在维护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去建设美好祖国,关心国家发展。中学生要自觉地肩负为祖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统一起来,关注国家发展,增强责任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国家利益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本框立意在于帮助学生提高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提高辨析各种爱国观念和行为的能力,让自己的爱国情感更加理性、深沉。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捍卫国家利益。道德修养:引导学生感受戍边英雄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爱国情怀,从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从行动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利益。法治观念: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泄露国家机密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4.健全人格: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5.责任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教学重难点及策略分析】(一)教学重难点:1.如何在意识上维护国家利益 (重点)2.如何在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 (重难点)(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准备:电子白板、黑板、教科书。(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课前准备:教师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主题收集资料,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如何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的资料,并通读教材。(七)课件设计意图:整个课件围绕2020年6月15日发生在喀喇昆仑山加勒万河谷的戍边英雄们为国献身的故事展开,让学生跟随英雄的足迹体会到当祖国利益受到侵犯时,人民解放军如何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利益。完成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教师活动:导入视频《致敬戍边英雄》英雄们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了国家利益,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做斗争。应该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活动 :思考:你从戍边英雄身上感悟到什么?我们应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二)新课教授,攻克目标。学习目标一:如何在意识上维护国家利益 [活动设计1]:展示图片:讲述戍边英雄的故事,引出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烈士陈祥榕,为什么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会用“清澈”来形容对祖国的爱?表明他对祖国他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从而引出知识点: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活动设计2]材料展示:近日,一名航天发烧友在某发射场附近用手机拍下几张照片,发到了互联网上。这位发烧友做梦也想不到,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然为美国情报部门提供了一个投入巨资也没有搞到的航天机密。 网络泄密的事件时常发生,有的是情报搜集者蓄意窥探国家机密,有的是爱好者无意为之,不管何种情况都会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学生思考:我们应该从以上事例中吸取什么教训?展示知识点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活动设计3]材料展示1: 2020年5月初,印军越过边境线寻衅滋事,陈祥榕等人奉命前去处置。战友李确祥问他:“要上一线了,你怕不怕?”陈祥榕回答:“使命所系,义不容辞!”事后,陈祥榕在日记中自豪地写道:“面对人数远远多于我方的外军,我们不但没有任何一个人退缩,还顶着石头攻击,将他们赶了出去。”通过上述材料引出知识点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材料展示2:“报国寸心坚似铁。”当事关国家利益的时候,你我都有责任和使命挺身而出。然而在生活中,有的人却以维护国家利益、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或线下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思考:(1)你赞同这种爱国方式吗?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爱国?教师展示答案:我们要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教师总结:学习目标一:如何在意识上维护国家利益?(引导学生做好笔记)(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学习目标二:如何在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过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群众,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相辅相成的。[活动设计1]:展示图片,口述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的故事,引出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师: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不能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而个人利益则是少数个别的、眼前的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陈营长做了怎样的选择?展示知识点(一):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活动设计2]:两年了,清澈的爱我们永远不会忘。通过视频展示,陈祥榕烈士为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引出知识点(二)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活动设计3]:普通人民如此维护国家利益,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形象代言人“外交天团”如何霸气维护国家利益。通过视频和材料展示,得出知识点(三):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教师总结:学习目标二:如何在行动上捍卫国家利益?(引导学生做好笔记)(1)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三)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探究与分享: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活动,讨论议题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用哪些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利益、表达爱国之情?通过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之后,教师展示相对规范的答案,希望同学们能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六、【随堂检测,中考链接】(本考点五年两考,多在选择题中出现)1.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不怕任何威胁,任何时候都不会用国家利益做交易。这要求我们( C )①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利益②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③只要是为了爱国,可以采取一切方式④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2020年2月18日,援鄂抗疫北京协和医疗队队长刘正印教授在谈到自己请战的决心时称:“到武汉一线参与疫情工作与功名利禄毫无关系,现在国家需要我了,我如果躲在后方,那真的不可饶恕。”刘教授的话告诉我们( D)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②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会发生冲突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中考链接:(2022云南20题)云南德宏州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的总策略,开展守边防疫工作。一群守边护边人舍小家为大家,筑牢边境防线,扛牢为国守边神圣职责,为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行动( A )①彰显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③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④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七、【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自觉树立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积极主动捍卫国家利益。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八、【家国情怀,素养提升】此处设计一个全班齐声朗读的环节,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戍边英雄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爱国情怀,从思想上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从行动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利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政治认同感和爱国的社会参与。不仅仅有知识上的收获,还能够体会深深的家国情怀,从而提升个人素养。背景音乐:《我和我的祖国》朗读内容:师:如果信仰有颜色,那它一定是中国红!生:中国,我爱你!我们必定会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师: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生:中国,我爱你!我们必定会对危害祖国 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我们必定会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任何时候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这盛世之中华!九、【板书设计】8.2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十、【设计反思】1、本节课表面上容易理解,但是对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00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和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了多媒体对新材料新视频的运用,这样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使单调的理论讲授变得丰富生动。2、本课设计同时注重了活动性、探究性教学,设计时注意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生活体验,通过分析、研究案例,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更好地培育和发展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