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艺术的兴衰,以及有些民间艺术衰落消亡的原因。2.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和行动。3.用主人翁的心态去学习和传承民间艺术。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难点:树立主人翁意识,用行动保护民间艺术。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问题导入导入:同学们,你听说过“蛋雕”吗?用刻刀在又薄又小的鸡蛋壳上雕出生动形象、姿态各异的景象。但是这种绝活却正在消亡。出示任务:想一想,蛋雕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分享。教师总结:在世界工艺美术舞台上,蛋文化已有百年的历史。即便是现在,彩蛋在西方的复活节、圣诞节都是吉祥、祝福的礼物。目前掌握蛋雕这门绝活的全国仅有三四个人,小小的蛋雕壳,工艺相当复杂,手工成本太高,顾客主要是收藏家和少量游客,有保留价值但没有经济效益,所以无法推广,这是它消亡的主要原因。我国很多的民间艺术,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在慢慢的处于消亡之中,面对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设计意图:蛋雕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陌生,以此引入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能思考我国其它民间艺术消亡的原因。一、保护民间艺术活动一:民间艺术在衰落导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对民间的一些艺术形成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甚至有些民间艺术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87页内容,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正在逐渐衰落或消亡的民间艺术?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预设:【皮影戏】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然而,皮影戏艺术在遭遇“文革”劫难之后,濒危的处境至今未能扭转。【白木雕】用凿子在白木头上雕刻,形象即刻栩栩如生的展现,白木雕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在中国绝世。【吹糖人】早年间,做这种生计的人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集市庙会更是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把吹糖人作为一门吃饭的手艺活儿了。教师总结: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多因经济因素,还有它们大多凭借口传心授,以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顷刻消失。出示任务2: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小组之间分享讨论。教师总结:传统的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民间艺术,才能保护好中华文化。出示任务3:讨论一下春联衰落的原因,也了解一下你家乡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积极讨论。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衰落的困境,我们要对民间艺术加以保护和传承。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话题的引入与学生的讨论,在教师的讲解中让学生了解保护民间艺术的迫切性。我们要行动起来活动二:我们可以做这些导语:民间艺术代表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展现着人民的才智,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冲击,这些民间艺术等待着我们的拯救和保护。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89页的内容,想一想,保护民间艺术,我们可以贡献哪些力量。请设计一些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办法。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享讨论。措施方法:学习了解民间艺术。宣传民间艺术。动员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行动。教师总结:面对一些民间艺术的衰落现状,我们要找出它们衰落的原因,才能想出对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并不遗余力的参与和行动。设计意图:通过讨论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民间艺人的努力与智慧。【课堂小结】抢救文化遗产、培养我国青少年学习民间艺术、掌握民间技艺,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紧迫任务。我们要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的为保护它们做出实际的行动和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