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专题(10)认识自我(原卷+解析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冲刺专题(10)认识自我(原卷+解析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冲刺专题(10)
认识自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秋 温州期末)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③可以不再听取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④需要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文中,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在中学阶段需要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所以①②④正确;③错误,中学阶段仍要听取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故选:B。
2.(2023 东平县开学)小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在学习生活中,他经常鼓励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如愿考上了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为成为律师迈出了第一步。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他有志向,敢于追梦
②他自以为是,思想狭隘
③他能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
④他通过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题干中指出小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在学习生活中,他经常鼓励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如愿考上了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为成为律师迈出了第一步,这体现出他有志向,敢于追梦,他能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他通过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
故选:B。
3.(2023 东平县开学)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下列属于中学生正确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的有(  )
①我的外语基础差,所以我要改进学习方法,勤学好问
②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沾沾自喜,骄傲自大
③当放学回家帮助盲人过马路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④当自己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感到自己很重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依据题文的表述,我的外语基础差,所以我要改进学习方法,勤学好问;当放学回家帮助盲人过马路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当自己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感到自己很重要,①③④的做法都能够体现中学生正确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行为,符合题意;②错误“沾沾自喜,骄傲自大”的做法不能体现正确接纳自己、欣赏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3 潍坊开学)和母亲吵架气急的陶某,直接把一把椅子从十楼客厅窗户扔了出去。窗户外面是一条主干道,所幸当时时间较晚没有行人经过,故无人受伤,也没有物品受到损坏。事后,陶某因高空抛物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学会调控情绪,增强法治观念,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盲目违法行为
②人的情绪总要发泄的,砸物比打人好一点点
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依据题文的表述,这一案例告诉我们学会调控情绪,增强法治观念,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盲目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①④正确,符合题意;②错误,砸物、打人都不好;③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 东平县开学)中学时代,是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①中学生身心不断发展,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②中学生开始懂得自觉磨砺意志,思考生活意义
③中学生已经长大,想干什么都可自由实现
④中学生目标明确,努力学习就为考上好高中好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依据题文的表述,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身心不断发展,开始初步探寻生命的奥秘,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磨练坚强意志,思考生活意义,提高自主能力,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①②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错误,我们还未长大成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干什么不一定都可能实现;④错误,努力学习并非为了考上好高中好大学,而是提高自身素质,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3 丰顺县校级开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中学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要基础,因为(  )
①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质
②中学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③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中年的生命进阶
④中学时代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依据题文的表述,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中学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要基础,因为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质;中学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中学时代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③错误,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故选:A。
7.(2022秋 大足区期末)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②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③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
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说明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为以后的人生奠基,②③④说法正确;①中完全不同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
故选:D。
8.(2022秋 南昌期末)习近平主席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习主席的这段话启示刚进入中学的我们(  )
A.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心无旁骛
B.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
C.坚持特立独行,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D.不断完善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解析】刚进入中学的我们应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B说法正确;A错误,学习的同时要关心国家发展;C错误,要培养独立思维,不是坚持特立独行;D错误,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
故选:B。
【点评】把握步入中学生活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
9.(2022秋 开州区期末)从小学步入中学,你已经开启了人生旅途中一段崭新的旅程。这个“新”表现在(  )
A.成长不再受任何管制 B.开始享有更多的自由
C.开始发现和认识自己 D.可以无约束广交朋友
【解析】从小学步入中学,你已经开启了人生旅途中一段崭新的旅程,表现在我们开始发现和认识自己,C说法正确;A错误,成长要受到规则的制约;B错误,自由是有限度的;D错误,要慎重交友。
故选:C。
10.(2022秋 南昌期末)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李佳欣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不怕辛苦,每天早读完后为家人做好早饭再带着妹妹一同去上学。劳累之余她还不忘给奶奶捶背按摩,跟奶奶讲学校和身边的事。李佳欣的行为向我们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珍爱生命,乐于助人
②增强韧性,自立自强
③孝亲敬长,当下做起
④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题干中李佳欣的行为体现了她孝亲敬长,自立自强,能挖掘生命力量,增强生命韧性,②③说法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相符。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人物行为,把握好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11.(2022秋 赵县期末)“七十春秋国运昌,五湖牵手立东方。创新改革开鸿业,致富兴邦奔小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宁同学创作了这首诗歌。此刻最能完整表达他内心情感的是(  )
A.中华之美在于山河壮丽 B.华夏文明世界首屈一指
C.百年抗争实现世界强国 D.伟大祖国你是我的骄傲
【解析】题干中的诗句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D说法正确;A与题意不相符;B说法错误,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C说法错误,我国还不是世界强国。
故选:D。
12.(2022秋 苏州期末)下列选项中体现需要保持学习兴趣的名言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D.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解析】需要保持学习兴趣的名言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现了对学习要有兴趣,B符合题意;A排除,强调的是学习后要及时复习,不符合题意;C排除,强调的是学会合作学习,朋友的重要性;D排除,强调的是读书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2022秋 镇海区期末)进入初中后,小波参加了学校的历史社团,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表明中学生活(  )
①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②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③使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④让我们迎来新的友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进入初中后,小波参加了学校的历史社团,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表明中学生活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让我们迎来新的友谊,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排除,题干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22秋 海口期末)我们既要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要把身体爱护得棒棒的。爱护身体应注意(  )
①关注自己的身体
②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④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爱护身体应注意关注自己的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2秋 南川区期末)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自己。(  )
A.通过他人评价 B.通过群体中的关系
C.通过自我反省 D.通过读书学习
【解析】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认识自己,C符合题意;ABD排除,题干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2022秋 苏州期末)加尼姆 阿尔 穆夫塔,是卡塔尔世界杯大使之一,只有上半身的他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用手走路并参加很多极限运动,如潜水、滑板和攀岩。他认为应该利用一切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执拗于自己没有的。穆夫塔的话启示我们要(  )
①只接纳自己的优点
②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己发展
③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
④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激发潜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利用一切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执拗于自己没有的。穆夫塔的话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己发展,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激发潜能,所以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错误,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优点与缺点、过去与现在等。
故选:D。
17.(2022秋 裕华区期末)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告诉我们认识自己需要(  )
A.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B.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
C.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
D.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解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话告诉我们,认识自己需要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B正确,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题目名言没有体现。
故选:B。
18.(2022秋 济南期末)备战25年,56岁圆梦飞天的邓清明用亲身经历告诉追梦人:只要有梦,一切皆有可能!这启示我们(  )
A.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B.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C.梦想照亮未来,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
D.要有远大志向,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解析】题文描述启示我们,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梦想照亮未来,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C符合题意;AB错误,说法太绝对;D错误,志向不是固定不变的,志向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故选:C。
19.(2022秋 丰泽区期末)景海认为自己性格开朗,心态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少年。这是从_____认识自己。(  )
A.心理方面 B.生理方面 C.社会方面 D.他人评价
【解析】根据题干描述可知,景海同学认为自己性格开朗,心态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少年,这是心理方面认识自己,A符合题意;BCD排除,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022秋 裕华区期末)2022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如约与全国中小学生相见。今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讲述了为祖国发光发热的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从这天开始,升入七年级的我们正式成为一名中学生,开始了中学生活。中学时代(  )
A.中学时代的生活枯燥无味
B.中学时代,我们有能力独自探寻生命的奥秘
C.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见证着我们从幼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解析】根据教材知识,中学时代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C符合题意;A错误,中学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B错误,我们还不是成年人,还不能独自探寻生命的奥秘;D错误,中学时代见证我们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21.(2023 东平县开学)小刚刚上初中时,他就注意模仿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看到别人背诵他也背诵,看到别人做题他也做题,效果并不好,感到学习很吃力。后来,他对自己的情况做了分析,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他首先制定了适合自己实际条件的自主学习计划,坚持每天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完成计划的学习任务之后,小刚便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在学习之余,小刚还报名参加了小记者团,开阔了视野……一学期下来,小刚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学习变得越来越轻松快乐。
(1)小刚是通过哪一途径正确认识自己的?
(2)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重要性)是什么?
【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小刚是通过哪一途径正确认识自己的。结合教材知识,小刚是通过自我观察的途径认识自己的,据此作答即可。
(2)该题考查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结合教材知识,从可以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交往等角度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1)自我观察。
(2)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2.(2022秋 大足区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放飞梦想学会学习】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陈冬、刘洋、蔡哲旭送入太空,三名航天员自此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从天空到太空,蔡哲旭一心想飞得更高、更远。在追梦飞天的路上,蔡哲旭一次次挑战自我,历经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挑战极限中凤凰涅槃。蔡旭哲说:“同学们,强盛的祖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希望大家踔厉奋发,笃信不怠,勇敢追梦,把自己的努力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蔡旭哲勉励中学生,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1)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3)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解析】(1)本题考查少年梦想的特点。结合教材知识,从少年梦想与个人人生目标、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等方面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结合教材知识,从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中国梦的实现促进个人梦的实现、个人梦助推中国梦等方面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学会学习。结合教材知识,从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等方面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①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②中华民族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可以为实现个人梦想创造更多的条件,奠定更好的基础;③个人梦想的实现可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3)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23.(2022秋 盐田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升上初中,进入青春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盐田区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以下困惑:
困惑一:进入青春期,小慧越来越关注自我,班主任老师说小慧是负责任的班干部,同学却说她是爱打“小报告”的人;邻居说小慧是勤快的孩子,妈妈却认为她很懒。小慧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她为此感到困惑。
困惑二:小玉升上初中后,学习科目多了,任务也重了。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听老师说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她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并照搬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可是期中考试她的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对此,她感到很困惑。
[我思考](1)请你告诉小慧,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我分析](2)结合小慧的困惑,谈谈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我建议](3)请你为解决小玉的困惑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1)本题考查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结合教材知识,答出与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即可。
(2)本题考查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旨在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依据教材知识,可以从促进自我发展,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为解决小玉的困惑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结合相关知识,可从转变学习方式,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学习规划,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等制定。
故答案为:
(1)通过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①可以促进自我发展;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3)①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好问、专心致志、勤于阅读、善于观察、严格执行学习计划等。
24.(2022秋 娄底期末)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中学时代是在檀香山和香港度过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常说:“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样能知!”他又说:“学而后知,知而后能行,否则怎么能够为国家所用呢!”他还接触到不少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便立志要改造中国。孙中山在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时说:“……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
(1)中学时代,孙中山的梦想是什么?
(2)中学时代对孙中山的一生具有怎样的影响?
【解析】(1)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梦想。分析材料中的“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便立志要改造中国”,可以看出是改造中国。
(2)本题考查中学时代对孙中山的一生的影响。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内容,从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孙中山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等方面来回答。
故答案为:
(1)孙中山在中学时代的梦想是改造中国。
(2)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孙中山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在这一阶段,孙中山的自我意识逐步觉醒,并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他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冲刺专题(10)
自我认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秋 温州期末)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一个“我”
③可以不再听取父母和老师的建议 ④需要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3 东平县开学)小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律师,在学习生活中,他经常鼓励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如愿考上了大学,学习法律专业,为成为律师迈出了第一步。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他有志向,敢于追梦 ②他自以为是,思想狭隘
③他能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 ④他通过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23 东平县开学)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下列属于中学生正确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的有(  )
①我的外语基础差,所以我要改进学习方法,勤学好问
②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沾沾自喜,骄傲自大
③当放学回家帮助盲人过马路时,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④当自己的建议被老师采纳后,感到自己很重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23 潍坊开学)和母亲吵架气急的陶某,直接把一把椅子从十楼客厅窗户扔了出去。窗户外面是一条主干道,所幸当时时间较晚没有行人经过,故无人受伤,也没有物品受到损坏。事后,陶某因高空抛物罪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学会调控情绪,增强法治观念,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盲目违法行为
②人的情绪总要发泄的,砸物比打人好一点点
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 东平县开学)中学时代,是见证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①中学生身心不断发展,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②中学生开始懂得自觉磨砺意志,思考生活意义
③中学生已经长大,想干什么都可自由实现 ④中学生目标明确,努力学习就为考上好高中好大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23 丰顺县校级开学)“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中学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要基础,因为(  )
①中学时代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质 ②中学时代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③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中年的生命进阶 ④中学时代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2022秋 大足区期末)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是完全不同的 ②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③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 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付出努力,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2秋 南昌期末)习近平主席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习主席的这段话启示刚进入中学的我们(  )
A.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心无旁骛 B.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
C.坚持特立独行,学会接纳欣赏自己 D.不断完善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9.(2022秋 开州区期末)从小学步入中学,你已经开启了人生旅途中一段崭新的旅程。这个“新”表现在(  )
A.成长不再受任何管制 B.开始享有更多的自由
C.开始发现和认识自己 D.可以无约束广交朋友
10.(2022秋 南昌期末)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李佳欣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不怕辛苦,每天早读完后为家人做好早饭再带着妹妹一同去上学。劳累之余她还不忘给奶奶捶背按摩,跟奶奶讲学校和身边的事。李佳欣的行为向我们传递的正能量有(  )
①珍爱生命,乐于助人 ②增强韧性,自立自强
③孝亲敬长,当下做起 ④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秋 赵县期末)“七十春秋国运昌,五湖牵手立东方。创新改革开鸿业,致富兴邦奔小康。”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小宁同学创作了这首诗歌。此刻最能完整表达他内心情感的是(  )
A.中华之美在于山河壮丽 B.华夏文明世界首屈一指
C.百年抗争实现世界强国 D.伟大祖国你是我的骄傲
12.(2022秋 苏州期末)下列选项中体现需要保持学习兴趣的名言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D.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3.(2022秋 镇海区期末)进入初中后,小波参加了学校的历史社团,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表明中学生活(  )
①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②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③使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④让我们迎来新的友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022秋 海口期末)我们既要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要把身体爱护得棒棒的。爱护身体应注意(  )
①关注自己的身体 ②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③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④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2022秋 南川区期末)鲁迅曾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自己。(  )
A.通过他人评价 B.通过群体中的关系
C.通过自我反省 D.通过读书学习
16.(2022秋 苏州期末)加尼姆 阿尔 穆夫塔,是卡塔尔世界杯大使之一,只有上半身的他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了用手走路并参加很多极限运动,如潜水、滑板和攀岩。他认为应该利用一切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而不是执拗于自己没有的。穆夫塔的话启示我们要(  )
①只接纳自己的优点 ②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己发展
③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 ④做更好的自己,不断激发潜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2秋 裕华区期末)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告诉我们认识自己需要(  )
A.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B.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
C.全面客观地看待他人 D.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
18.(2022秋 济南期末)备战25年,56岁圆梦飞天的邓清明用亲身经历告诉追梦人:只要有梦,一切皆有可能!这启示我们(  )
A.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B.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
C.梦想照亮未来,有梦就有前行的力量 D.要有远大志向,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19.(2022秋 丰泽区期末)景海认为自己性格开朗,心态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少年。这是从_____认识自己。(  )
A.心理方面 B.生理方面 C.社会方面 D.他人评价
20.(2022秋 裕华区期末)2022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如约与全国中小学生相见。今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讲述了为祖国发光发热的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从这天开始,升入七年级的我们正式成为一名中学生,开始了中学生活。中学时代(  )
A.中学时代的生活枯燥无味 B.中学时代,我们有能力独自探寻生命的奥秘
C.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D.见证着我们从幼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21.(2023 东平县开学)小刚刚上初中时,他就注意模仿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看到别人背诵他也背诵,看到别人做题他也做题,效果并不好,感到学习很吃力。后来,他对自己的情况做了分析,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他首先制定了适合自己实际条件的自主学习计划,坚持每天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完成计划的学习任务之后,小刚便听听音乐放松一下。在学习之余,小刚还报名参加了小记者团,开阔了视野……一学期下来,小刚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学习变得越来越轻松快乐。
(1)小刚是通过哪一途径正确认识自己的?
(2)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重要性)是什么?
22.(2022秋 大足区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放飞梦想学会学习】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陈冬、刘洋、蔡哲旭送入太空,三名航天员自此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飞行任务。 从天空到太空,蔡哲旭一心想飞得更高、更远。在追梦飞天的路上,蔡哲旭一次次挑战自我,历经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挑战极限中凤凰涅槃。蔡旭哲说:“同学们,强盛的祖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希望大家踔厉奋发,笃信不怠,勇敢追梦,把自己的努力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程中。”蔡旭哲勉励中学生,一定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梦想的实现,离不开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23.(2022秋 盐田区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升上初中,进入青春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盐田区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以下困惑:
困惑一:进入青春期,小慧越来越关注自我,班主任老师说小慧是负责任的班干部,同学却说她是爱打“小报告”的人;邻居说小慧是勤快的孩子,妈妈却认为她很懒。小慧无法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她为此感到困惑。
困惑二:小玉升上初中后,学习科目多了,任务也重了。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听老师说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她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并照搬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可是期中考试她的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对此,她感到很困惑。
[我思考](1)请你告诉小慧,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我分析](2)结合小慧的困惑,谈谈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
[我建议](3)请你为解决小玉的困惑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24.(2022秋 娄底期末)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中学时代是在檀香山和香港度过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努力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常说:“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样能知!”他又说:“学而后知,知而后能行,否则怎么能够为国家所用呢!”他还接触到不少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便立志要改造中国。孙中山在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时说:“……每课暇,辄与同国同学诸人,相谈衷曲,而改良祖国,拯救同群之愿,于是乎生。”
(1)中学时代,孙中山的梦想是什么?
(2)中学时代对孙中山的一生具有怎样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