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他们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9生活离不开他们第1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生活离不开他们》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伟大,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付出。
2.能够体会不同劳动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3.懂得社会分工虽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体会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不易。
难点: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社会分工虽不同,但要树立劳动者平等的原则。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提问导入:小麦是如何变成馒头的?
导语:我们都知道,馒头是小麦做的,你么你知道它是如何变成馒头的吗?这其中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劳动?
出示任务:小麦是如何变成馒头的?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寻找答案。
教师总结:从农民种植小麦到工人将小麦加工成面粉到揉成面做成馒头,这中间有很多的人参与其中,小小的一个馒头,离不开劳动者的共同劳动,这也是我们本课的主题,生活离不开他们。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入手,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一、生活离不开他们
活动一:小小观察员,看一看周围的劳动者
导语: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在中国由贫弱走向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劳动者顽强拼搏、默默奉献,挺起了发展进步的脊梁,书写了劳动创造的辉煌。
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你的周围,体会平时的生活,想想有哪些劳动者在为我们服务。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实际生活着手观察和讨论。
教师总结:①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
②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
③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
④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铁路养护工人的劳动。
出示任务2:阅读课本65页内容,看一看,哪些劳动者为李东一家提供了服务?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讨论。
教师总结:①公交车驾驶员的劳动为李东的上学提供了交通方便。
②商场工作人员的劳动为李东妈妈的购物提供了方便。
③餐馆厨师的劳动和服务员的服务,为李东爸爸的就餐提供了方便。
出示任务3:结合你的日常生活,想一想,如果生活中缺少了这些服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结合本次疫情进行发散式思维讨论。
教师总结:此次疫情,让很多行业停摆,很多劳动者呆在家里为抗疫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也会发现,生活陷入了诸多不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付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给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服务,才使这个社会有序地运转起来。
设计意图:结合课本知识,并引入疫情的相关时事知识,让学生更能贴近生活,明白劳动者为社会服务的真谛。
二、他们都是劳动者
活动二: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分工不同
导语:国家要发展和富强,谁是不可或缺的主角?是你、我、他,是所有平凡而敬业的广大劳动者。千千万万的人,千千万万的日子,这片大地,一刻不停歇,一刻不懈怠。向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致敬!
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66页,介绍分享一下自己的亲人从事的职业,他们为大家提供了什么样的便利?
人物 职业名称 工作内容
爸爸
妈妈
……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分享。
教师总结:尽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劳动,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劳动者”。我们的父母和其他亲人也是其中的一员。
出示任务2:根据课本67页交流园的内容,请同学们对王方的话进行评论,小组讨论后形成自己的观点。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正反两方论点的论述。
教师总结:社会的良好运转需要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尽管不同的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因此,王方的观点是不对的,不管是王方的爸爸,还是张华的爸爸,都是为大家服务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也都是社会缺一不可的。
出示任务3:阅读课本67页阅读角内容,说一说王永福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些认识 你的看法是什么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无大小高低贵贱之分,树立劳动者平等的原则和意识。
【课堂总结】
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普通劳动者正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在各自的行业和岗位上为创造美好生活而默默工作,每一位平凡劳动者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