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3.8这些东西哪里来第2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制造的现状,并能理解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中国创造的意义,只有中国创造才能体现民族创新能力。
3.通过调查与讨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与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激发爱国情怀和创造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的意义吗?
导语: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出示任务:你们知道中国四大发明的意义吗?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学习与讨论。
教师总结: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
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历史进程。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武器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让学生了解中国发明的伟大历史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出去本课的主题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主题。
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小小分享会,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导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如今,走到世界各国,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商品。
出示任务1:结合课本62页内容,说说你知道的“中国制造”。
暑假,李亚参加了中美青少年友好夏令营。到美国后,他发现美国市场上很多商品上印着“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字样。
(1)李亚想买一件运动衫。在美国商店里,他看到很多运动衫的商标上标着“中国制造”。
(2)李亚想给朋友买一件小礼品,一看商标,也印着“中国制造”。
(3)李亚乘坐观光车,司机知道他是从中国来的,高兴地告诉他,观光车是中国制造的。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师总结: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有了自豪感,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数码产品、空调,越来越多的产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中国制造不再仅仅是单纯的低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了。这份功劳来自于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但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谋求“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是基础,“中国创造”是目标,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原创产品,才能使自己真正强盛起来。
出示任务2:结合课本63页内容,说说你知道的“中国创造”。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能进行发散思维。
教师总结:在世界上,除了中国高铁和神州十一号飞船,我们还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中国创造”。比如,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望远镜。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计算能力世界第一。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独一无二。
拓展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 中国20世纪最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袁隆平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改革先锋”等称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明确了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举例和教师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课堂总结】
过去,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创造”的身影还不算多。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善,“中国创造”也有了一席之地。从“贴牌”到“品牌”,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了“中国创造”,这说明中国在日益强大。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你们作为中国的未来,更应为实现更多的“中国创造”而努力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