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探索我们生活用品的来源,体会劳动者的艰辛。2.了解工业产品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3.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尊重工业劳动者。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难点:学习体会工业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提问导入: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日用品导语:日用品又名生活用品,是普通人日常使用的物品,生活必需品,即是家庭用品,家居食物、家庭用具及家庭电器等。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日用品有哪些?出示任务: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日用品有哪些?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些日用品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吧。设计意图:预设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一、物品身世“探秘”活动一:小小观察员,物品身世大揭秘导语: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工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有哪些,又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我们一起去观察探究一下吧。出示任务1:结合课本58页内容,观察一下,自己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填写表格。教师总结:我们一起将答案填写到表格中。来自工业生产的用的 穿的电灯、电扇、冰箱、空调、洗衣机、垃圾桶、电视、沙发、电脑、餐桌、凳子、门窗、衣柜、微波炉、刀具、学习的书本、文具…… 衣服、裤子、裙子、袜子、帽子、鞋子、靴子、手套、围巾……出示任务2:探访小熊的来历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能进行发散思维。教师总结: 小熊的生产要经历“设计——选材——缝制——装饰——检验、包装——出售”这么多繁琐的环节,最后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其实,每一个工业产品都是由不同行业的人们共同制造完成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拓展:一本书的制造过程原料控制(选择合适的材料)——印前处理(编辑文字信息、排版)——印刷——印后加工(平装工艺:印刷页-撞页-裁切-折页-订书-封面-切书)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物品身世的认知,体会工业生产程序的繁琐。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活动二:小小分享会,工业产品便利多导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出示任务1:讨论分享,工业产品的发明和使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反馈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分享。教师总结:有了洗衣机,不但节约了人力,冬天洗衣也不怕冷了;有了电梯,爬楼再也不累了;有了空调,夏天不热了,冬天不冷了。工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舒适与方便。出示任务2:大对比:工业产品的前世和今生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将之前和现在物品进行比较,说一说有哪些进步。教师总结:以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煤油灯已经消失,被电灯替代;车的变化是这样的:独轮车——二轮马车——四轮马车——蒸汽机车——汽车。出示任务3: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改善和发明哪些产品?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教师总结:我们要珍惜发明和创造的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将来,我们也可以发明、制造新的产品,为人们的生活服务。拓展:智能家居产品(智能照明系统 智能监控安防系统 家庭影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一步拓宽知识的维度,由珍惜发明创造引申到发挥学生想象力和主动性,将来进行创造的主题上来。【课堂总结】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既满足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我们要珍惜这些发明与创造,也要努力学习和钻研,将来创造更多新产品,为我们的生活便利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