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中考历史跨学科特训卷特训一 小钱币,大历史1.(12 分)货币演进的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代发行五铢 交子是中国钱,铜铸,圆形 最早的纸币,也方孔,是中国历 是世界上最早使史上用得最久、 用的纸币。图 1 最成功的钱币。 图 2(1)简述图 1中货币的发行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和图 2中纸币出现的原因。(4分)材料二图 3 拿破仑一世头像硬币 图 4 第 16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头像纸币(2)分别简述法、美两国将上面人物设计为本国货币图案的理由。(4 分)材料三2022年是欧元正式流通 20周年。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左图欧元采用正面是拱门,背面是桥梁的设计方式,拱门和桥梁象征着开放合作的精神。(3)欧盟各国为什么要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2分)解读上面欧元图案表达的内涵。(2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1)图 1:统一铸五铢钱,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2分)图 2: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长期以来市场流通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因而产生了纸币。(2分)(2)图 1: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稳定了法国的政局,对内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分)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1分)图 2:林肯在美国内战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使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使北方获得了胜利;(1分)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1分)(3)原因:为了提升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内部矛盾。(答出任意一点 1分,共 2分)内涵: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象征,体现了坦诚和开放合作的精神。(2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特训二 在身边发现历史2.(1分)社会生活的变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见证了国家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通宵达旦。——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1)材料一所描述的景象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2分)材料二 在日本桥边,银座大街在 1875年建成了。马路两边,整齐的瓦斯灯,在夜里将这里照得一片通明。时常可以看到身穿西装、头戴礼帽的政府官员在这条街上漫步。不久又有许多西餐馆开业。至今,银应仍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大街。——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2)根据材料二,简述 19世纪 70年代东京出现新面貌的原因。(2分)材料三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说,战争期间他们为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一会儿动员马匹,一会儿动员耕牛,各种各样的劳役,无休止地征收余粮,等等,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一切重担困苦,但1920年对余粮位收额的增加是我们无力负担的”。——摘编自周尚文《列宁政治遗产十论》(3)材料三揭示了当时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困境?(2分)简述苏俄是如何摆脱困境的。(2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材料四 1978年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变迁分为三个时代。消费 1.0 时代:1978 年到 20世纪 80年代末……家用电器的使用与推广是这一时期人们消费的重要特征。消费 2.0时代:20世纪 80年代末到 21世纪初,这一时期多数城市职工家庭实现了从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和电视机的“三单一黑”转变为“三双一彩”,即双门冰箱、双缸洗衣机、双卡收录机、彩色电视机的消费升级。消费 3.0时代: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一时期,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明显上升。——摘编自李贻良《智慧消费经济新模式》(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我国居民是如何实现三次消费升级的。(3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1)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购物更加便捷;生活方式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答出任意一点得 1分,共 2分)(2)1868 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改造生活方式;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变化。(2分)(3)困境:农民对余粮征集制极为不满,无力负担。(2分)摆脱困境: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缓解了危机。(从内容、影响角度回答,共2分)(4)1.0 时代: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得以提高;1984 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了企业活力,到 1987年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1984年后,进一步开放 14个沿海城市、开辟经济开放区,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探索经济体制改革。2.0时代:1992 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1992年后,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世纪末,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3.0时代:进入 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加快步伐,2001 年中国加入 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增进人民福祉;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贸区建设,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消费更多转向发展型、享受型。(分别答出上述三个方面的任意一点各得 1分,共 3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特训三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3.(15 分)自信,源于实力,源于创新;发展,源于交流,源于共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被打开,中国丝绸是这条通道的主要贸易品。这种又薄又滑的丝织品,在地中海地区的供应量不断增加,随处可见,广受人们喜爱,它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朝时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的起点。(1分)为什么中国丝绸广受地中海地区人们的喜爱?(2 分)材料二 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贞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开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免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摘编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材料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 药物、天文、历法、数学(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输出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并分析中外交流的特点。(4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材料四 1988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部分数据签订利用外资协议 16377项 协议金额 785.1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6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1.6万多家 外商协议投资 280多亿美元引进技术合同 3 530项 总金额 205.5 亿美元(其中用于改造我国现有企业技术项目 2万多个)进出口总额 1028亿美元。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由 1978年的第 32位,上升到第 16 位——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据材料四,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 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1)起点:长安。(1分)原因:丝绸质地又薄又滑,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2分)(2)现象:唐朝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或日本遣唐使来华。(2分)原因: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唐朝政策开放,交通发达。(任答两点,2分)(3)内容:中国的先进技术和制度。(2分)特点:双向性、互惠性、多样性。(意思相近即可,2分)(4)内容: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2分)影响: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任答一点即可,2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特训四 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4.(11 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几经改变。记录了不同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内容。1927年 10月,毛泽东拟定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 ——摘编自王为衡《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代表大会上海会址(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1分)中国共产党 1927 年入党誓词反映了共产党人怎样的精神品质?(2 分)材料二 角度: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2)试从材料二的角度,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作用,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要求: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任意两个时期进行阐述,表述准确,逻辑清晰)(4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材料三 新中国在 1953 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建设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具有了中国特色。——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53-195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2分)材料四 1978年 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摘编自沈传亮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列举两例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2 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精神品质:不怕牺牲;坚守信念;对党忠诚;为理想献身。(任答一点,2分)(2)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革命。1924-1927 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领导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时期: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失败教训,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并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1946 年,全面内战爆发,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阐述,表述准确得 2分,共 4分)(3)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任答一点,1分)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任答一点,1分)(4)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任答一点,1分)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答一点,1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特训五 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5.(11 分)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舟船与中华民族相伴的历史有七千多年,在民族记忆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1)材料一中的“轩辕”是指谁?(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了材料中所述他还有什么贡献。(2分)材料二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2)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1分)这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三郑和宝船(模型)(3)材料三中“郑和宝船”的远航发生在中国的哪个朝代?(1分)这些船曾经最远航行到什么地区?(2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材料四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 1793 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摘编自[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1)黄帝。(1分)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炼铜;发明弓箭。(任答两点,2分)(3)明朝。(1分)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2分)(2)指南针。(1分)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重要基础。(2分)(4)闭关锁国。(2 分)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3年中考历史跨学科特训卷特训一 小钱币,大历史1.(12分)货币演进的历史折射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 汉代发行五铢钱,铜铸,圆形方孔,是中国历史上用得最久、最成功的钱币。 图2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1)简述图1中货币的发行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和图2中纸币出现的原因。(4分)材料二图3 拿破仑一世头像硬币 图4 第16任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头像纸币(2)分别简述法、美两国将上面人物设计为本国货币图案的理由。(4分)材料三2022年是欧元正式流通20周年。2002年,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左图欧元采用正面是拱门,背面是桥梁的设计方式,拱门和桥梁象征着开放合作的精神。(3)欧盟各国为什么要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2分)解读上面欧元图案表达的内涵。(2分)【参考答案】(1)图1:统一铸五铢钱,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2分)图2: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长期以来市场流通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因而产生了纸币。(2分)(2)图1: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稳定了法国的政局,对内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1分)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1分)图2:林肯在美国内战期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使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使北方获得了胜利;(1分)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扫除了障碍。(1分)(3)原因:为了提升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内部矛盾。(答出任意一点1分,共2分)内涵:欧元是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象征,体现了坦诚和开放合作的精神。(2分)特训二 在身边发现历史2.(1分)社会生活的变迁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见证了国家的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通宵达旦。——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1)材料一所描述的景象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2分)材料二 在日本桥边,银座大街在1875年建成了。马路两边,整齐的瓦斯灯,在夜里将这里照得一片通明。时常可以看到身穿西装、头戴礼帽的政府官员在这条街上漫步。不久又有许多西餐馆开业。至今,银应仍是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大街。——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2)根据材料二,简述19世纪70年代东京出现新面貌的原因。(2分)材料三 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说,战争期间他们为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一会儿动员马匹,一会儿动员耕牛,各种各样的劳役,无休止地征收余粮,等等,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一切重担困苦,但1920年对余粮位收额的增加是我们无力负担的”。——摘编自周尚文《列宁政治遗产十论》(3)材料三揭示了当时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困境?(2分)简述苏俄是如何摆脱困境的。(2分)材料四 1978年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变迁分为三个时代。消费1.0时代: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家用电器的使用与推广是这一时期人们消费的重要特征。消费2.0时代: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多数城市职工家庭实现了从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和电视机的“三单一黑”转变为“三双一彩”,即双门冰箱、双缸洗衣机、双卡收录机、彩色电视机的消费升级。消费3.0时代: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一时期,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明显上升。——摘编自李贻良《智慧消费经济新模式》(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我国居民是如何实现三次消费升级的。(3分)【参考答案】(1)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购物更加便捷;生活方式更加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2)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改造生活方式;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变化。(2分)(3)困境:农民对余粮征集制极为不满,无力负担。(2分)摆脱困境: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了余粮收集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缓解了危机。(从内容、影响角度回答,共2分)(4)1.0时代: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得以提高;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增强了企业活力,到1987年城乡居民收入得到很大提高;1980年设置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发展;1984年后,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辟经济开放区,带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探索经济体制改革。2.0时代:1992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1992年后,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经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世纪末,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3.0时代:进入21世纪,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加快步伐,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增进人民福祉;中共十八大以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贸区建设,综合国力增强,人们的消费更多转向发展型、享受型。(分别答出上述三个方面的任意一点各得1分,共3分)特训三 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3.(15分)自信,源于实力,源于创新;发展,源于交流,源于共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被打开,中国丝绸是这条通道的主要贸易品。这种又薄又滑的丝织品,在地中海地区的供应量不断增加,随处可见,广受人们喜爱,它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朝时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的起点。(1分)为什么中国丝绸广受地中海地区人们的喜爱?(2分)材料二 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贞元初,又遣使来朝,因请儒士授经。……开元二十年,遣使来朝,留学生橘免势、学问僧空海。元和元年,日本国使判官高阶真人上言:“前件学生,艺业稍成,愿归本国,便请与臣同归。”从之。——摘编自[后晋]刘昫等《旧唐书》(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材料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 药物、天文、历法、数学(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对外输出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并分析中外交流的特点。(4分)材料四 1988年中国对外开放的部分数据签订利用外资协议 16377项 协议金额78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6.63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1.6万多家 外商协议投资280多亿美元引进技术合同 3 530项 总金额205.5亿美元(其中用于改造我国现有企业技术项目2万多个)进出口总额 1028亿美元。在国际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第16位——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据材料四,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参考答案】(1)起点:长安。(1分)原因:丝绸质地又薄又滑,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2分)(2)现象:唐朝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或日本遣唐使来华。(2分)原因: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唐朝政策开放,交通发达。(任答两点,2分)(3)内容:中国的先进技术和制度。(2分)特点:双向性、互惠性、多样性。(意思相近即可,2分)(4)内容: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2分)影响: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参与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任答一点即可,2分)特训四 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4.(11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带领中国人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几经改变。记录了不同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等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拟定的入党誓词为“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摘编自王为衡《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沿革》(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什么?(1分)中国共产党1927年入党誓词反映了共产党人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材料二 角度: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2)试从材料二的角度,并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作用,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要求: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任意两个时期进行阐述,表述准确,逻辑清晰)(4分)材料三 新中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建设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具有了中国特色。——摘编自[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5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和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的成功探索。(2分)材料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和国家实现历史性大转折,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呢?邓小平鲜明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就是在“继续发展”中,在解决各种问题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摘编自沈传亮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列举两例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2分)【参考答案】(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精神品质:不怕牺牲;坚守信念;对党忠诚;为理想献身。(任答一点,2分)(2)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中国革命。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领导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时期: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失败教训,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并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随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阐述,表述准确得2分,共4分)(3)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任答一点,1分)政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任答一点,1分)(4)成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的顺利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任答一点,1分)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答一点,1分)特训五 历史上水陆交通的发展5.(11分)陆上交通靠车马,水上交通靠舟船。舟船与中华民族相伴的历史有七千多年,在民族记忆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1)材料一中的“轩辕”是指谁?(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了材料中所述他还有什么贡献。(2分)材料二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2)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1分)这项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三郑和宝船(模型)(3)材料三中“郑和宝船”的远航发生在中国的哪个朝代?(1分)这些船曾经最远航行到什么地区?(2分)材料四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这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摘编自[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参考答案】(1)黄帝。(1分)制作衣裳;挖掘水井;炼铜;发明弓箭。(任答两点,2分)(3)明朝。(1分)红海沿岸与非洲东海岸。(2分)(2)指南针。(1分)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奠定了重要基础。(2分)(4)闭关锁国。(2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年历史中考跨学科特训卷.docx 2023年历史中考跨学科特训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