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学无止境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学无止境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第1课时 学无止境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逐步确立更为开阔的学习观,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修养: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增强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
法治观念: 提高对学习的认识,增强应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并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健全人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提高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责任意识:学会在实践中学习,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教学难点: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下列名言思考:这些名人名言体现了当今倡导的什么学习理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
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 —— 朱熹
未来充满机遇和挑战。即将初中毕业的我们,将要迎接新的生活环境。有的同学会继续在学校学习,有的同学则会走上职业岗位。我们应该如何跟上时代的变化发展的步伐,坚持不断的学习,做好职业规划与准备?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在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与小李类似的经历?如果有,与同学分享并说明这段经历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不仅乐于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勤动手、勤动脑 、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科学实践等活动,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等。
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用正常的眼神去看20秒
你看到上面的图片是怎样的情况? A、 是静止不动 B、缓慢转动 C、高速旋转
(1)、如果你看到图片是静止不动的,证明你没有什么学习压力;
(2)、如果你看到图片中的花瓣是有一点点缓慢转动的,那就证明你存在着一定的学习压力;
(3)、如果你看到图片是高速旋转的,证明你学习压力很大。
思考:你的压力来自哪里呢?
1、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面对当下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
(2)你有哪些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压力,你有什么经验?
(1)、小清的行为是错误的。
①小清的行为是错误的。②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违背了正常的作息规律,损害身体健康,也不能真正提高成绩。埋怨家长,是推卸责任、不理解家长,不尊重家长的表现
③总之,小清不能正确的面对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压力,面对压力,她感到担心、紧张、焦虑。
(2)、因此,我认为小清应该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2、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如何积极面对当下学习?
升入九年级,我们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
这时,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
方法与技能:缓解考试压力的几种方法
(1)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想着考试,听一听舒缓的音乐,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听歌、跑步、打球......
(2)保持身体放松。当意识到自己紧张时,可以深呼吸一下,这样做非常有效,能够及时使身体放松下来。心理学研究表明,脸部保持微笑容易唤起人的愉快记忆。
(3)自我暗示。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学会与这些情绪和平相处。
(4)保持适度紧张。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学会与这些情绪和平相处。
探究与分享:
孔子晚年反复阅读《周易》,以至于穿连竹简的皮条都断了好几次。
东晋时期的祖逖与好友相约,每天鸡叫时起床舞剑。后来他们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
思考这些历史典故说明了什么?这些成语典故,都表明了古人勤奋学习的态度。学习能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已成为我们相伴而行的一种生活方式。
参考上图,列举几个类似的成语故事与同学分享。
3、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材料: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地学校不得不选在线上教学。虽然改变了教与学的形式,但改变不了莘莘学子的学习激情,方舱内、房屋外、山崖边……条件固然艰难、前途虽然渺茫,但他们学习奋进的劲头不减。
如何面对当下的学习?
条件固然艰难、前途虽然渺茫,但他们学习的劲头依然不减。疫情中,为什么他们还在坚持学习?各地采用网络形式上课,保障了我们的什么权利?这给身为初三学子的你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请你和大家分享。
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在实践中学习
1、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宋)
思考: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不仅要重视书本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我们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 。
探究与分享:
你如何评价上述观点?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习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我们不可以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
2、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材料: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劳动、信息科技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在标准公布的劳动课程内容结构中,日常生活劳动任务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等。
思考:课程改革后重视劳动课、综合实践课程,这说明了什么?
我们不可以急功近利,也不能坐失良机。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
3、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材料:践行“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许振超,原本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拎个饭盒,他却多带一本书。到上海港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30年多来,他时常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一知半解,特别重视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许振超能够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靠得就是30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从不间断地刻苦学习。
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相关连接
教育部等部门于2016年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呈现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社会。
探究与分享:
晋平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他年老的时候想学一些知识,却总觉得自己已经老了。有一天,他向师旷求救。
晋平公:我已经70岁了,很想学些知识,恐怕太晚了吧?
师旷:老年时喜欢学习,就像点燃蜡烛,光虽然微弱,但也比在黑暗中行走好。
上述对话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身都需要学习,终身都可以学习,即使离开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我们生活的时代信息量巨大,知识更新周期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方法与技能:终身学习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
主动学习: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激发自己的内在需求,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阶段,采用课堂、自学、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
坚持不懈:学习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下去。
培养敏感性:能够敏锐地发现新事物、新现象。
拓展空间 :
对于“学”与“行”的关系,古今都有很多论述。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荀子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
刘少奇认为:“运用理论观察、解释、处理实际问题,这就是目的。”
“读了书,增加了一点理论知识,这只是有了运用理论的可能,而处理实际问题不是单靠书本所能解决的。”
谈你对“学”与“行”关系的理解。
(三)、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年级学习的特点,正确认识了学习压力,掌握了应对学习压力的方法,提高了对学习的认识,知道了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明白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知道了学习不仅仅在学校,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都能够学习,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我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经常失眠,还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发脾气,我快崩遗了。”假如你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你会( B ) ①告诉他学习上还需不断加压,压力越大,动力越足 ②帮助他转移注意力,缓解考试焦虑的情绪
③告诉他学习其实用处不大,完全可以放弃 ④做一个耐心的听众,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惑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进入九年级以来,敏敏感到压力很大,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她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对此,你可以建议她( A )
①正确认识压力,合理放松减压②学会调整心态,树立正确考试观念
③寻找心理医生,完全消除压力④学会自我疏导,通宵玩游戏放松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3、毕业季总是承载着发自肺腑的喜悦和挥之不去的感动,毕业典礼是本科阶段学业生涯的“最后一课”,2022年全国高校校长们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各自发表肺腑之言,共勉学生奋斗拼搏,修身养德,终身学习进步,绽放人生最美光芒。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D )
A.只要奋力拼搏,人生就一定会美丽光彩B.在职业选择和规划上我们要完全从自身兴趣出发C.发扬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终身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做
4、对于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同学的看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小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丰富人生经历
B.小寒: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会影响学习
C.小华: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
D.小倩:中学生虽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但仍然具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学无止境
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当下是校园学习生活
2、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3、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在实践中学习
1、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学习
2、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3、我们要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