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下大单元教学设计】宋元大单元学习9:科技影响了世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单元分析与大单元设计建议】宋元时期的表层主题有二,一为民族关系发展,一为社会变化,暗藏的主题为中原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本单元的8节课内容便是围绕这两个主题来编撰的,其中第6课讲北宋的统治和重文轻武的政策,第7课讲北宋和辽、西夏之间的战和关系发展,第8课讲金的崛起和南宋偏安,第9课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展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发展,第10课和11课讲述了蒙古的崛起,元朝的统一和元朝对民族交融、边疆治理的贡献,第12课和13课从都市生活、文化科技和中外交通等方面展现了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和历史贡献。其中,6-8课加上10-11课讲述的是辽宋夏金元等政权的对峙与民族关系的发展,9课加上12-13课,与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有关。在进行大单元整合学习时,不必打破课与课之间的界限,但是可以通过简单调整课节的顺序,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重组,前5个课时围绕“民族关系发展”来学习,完成6-8课的学习后,暂时跳过第9课,开始10和11课的学习;完成宋元政治史的学习后,后3个课时围绕“社会变化”学习,回过头来学习第9课与12-13课。【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重点: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科技的发明、发展、传播与影响;宋元中外交通发达的体现与影响。难点: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2.核心素养目标时空观念 通过文字和图片,掌握四大发明的发明与发展历程;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归纳宋元时期海陆交通发展的突出特点及表现唯物史观 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中外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家国情怀 感悟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勇于实践 、善于创新的精神,感悟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大单元教学目标】2022新课标要求如下: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在大单元主题上,应该掌握这一时期的政治变化与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表现。在学习“民族关系发展”这一主题时,应该通过对6、7、8、10、11课的学习,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在学习“社会变化”这一主题时,应该通过对:9、12、13课的学习,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学习英雄人物事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通过8课中岳飞和10课中文天祥的英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大单元学习规划】计划用10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的大单元学习,具体安排如下:其中第1课时与第10课时为大单元学习导言和总结,课程安排紧张的老师可以略过第10课时,但是第1课时不建议跳过,我认为大单元教学的前提,就是要在开始学习前,尝试培养学生对大单元大概念的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大单元学习规划和课件标题,展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列出学习目标,通过一目了然的课时规划和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因为本单元的每课时都是完整的一节课,所以可以利用好每课前面的序言,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重点。二、新课讲授温故知新:宋元的都市与文化师:温故知新,带领学生回顾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发展。生:温故知新,回顾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历史人物。师: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宋朝重视文教、发展科举的影响,以“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为两个关键词,温故了解“文化昌盛”的表现,知新学习“科技发达”的表现。生:温故知新,回顾宋朝重文的影响,准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师:带领学生阅读序言,引导从中提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生:阅读序言,认识宋元时期的科技发达与中外交通的发展,提取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与重点内容。知新学习一:印刷术师:设置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60页的内容,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与对外传播。生:阅读教材,学习印刷术。师:以“四大发明之印刷术”为学习标题,以“印刷术1.0版”“印刷术2.0版”为小标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梳理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生: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步步梳理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的历程。师:以“进阶:(印刷术2.X版)”和“传播(影响世界)”为小标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印刷术的不断改进和对外传播。生:跟随着老师的步伐,进一步了解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传播。师:引用七下语文教材154页的阅读文章《活板》进行跨学科教学,简单解读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跨学科学习的乐趣,一方面培养借助史料学习历史的素养。生:(可以拿出七下语文教材书,翻到154页)在老师的带领下,提前了解语文阅读文章《活板》的大致内容,体验文史结合的乐趣。1.沈括的记载:《活板》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2.历史老师带领下的简单解读:印刷术唐朝已出现但尚未普及:版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北宋匠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重点强调内容)活字印刷术的操作方法: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版,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以简单说明)活字印刷术的优点——便于大量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重点强调内容)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流程: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復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以简单说明)活字印刷术的传承: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保藏(可以简单说明)师:播放视频《木活字的传承》。生:观看视频,了解木活字印刷术的大致流程。师:扩展分享铜活字印刷术与《古今图书集成》。生:了解铜活字印刷术的辉煌。师:扩展分享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的贡献。生:了解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贡献。师:通过列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传播与影响,加深学生印象。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总结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传播与影响,加深学习印象。知新学习二:指南针与火药师:安排【任务二】,首先通过温故知新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情况下,再接再厉,阅读教材60—61页的内容,完成指南针和火药的学习。【任务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蔡伦改进);印刷术(隋唐雕版,北宋毕昇活字);还有指南针和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学习,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趁热打铁,阅读课本60-61页的内容,继续学习剩下的两大发明——指南针和火药吧!生:阅读教材60—61页的内容,了解指南针和火药。师:首先引导学生梳理指南针的学习,第一步是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的发明原理,进行简单的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意识。生:首先明确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磁石指南,因为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理南极与地磁北极,基本重合。师:接着以“一、基础(指南针2.0版)”和“二、升级(指南针3.0版)”为学习标题,引导学生梳理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历程。生:梳理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历程。师:通过孙中山先生的诗“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回顾黄帝造指南车的传说,以“零、传说(指南针1.0版)”填补前面故意留下的“漏洞”。生:温故知新,通过温习涿鹿之战炎黄战蚩尤的传说,了解传说中的指南针的发明。师:以练促学,通过一道材料题,完整体现指南针的发明、发展、应用与传播的过程。四大发明之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以练促学)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鬼谷子》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北宋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时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南宋人的书中写道:“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1)从材料一看,司南最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参考答案】时期:战国。(2)据材料一、材料二,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这一功能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航海?【参考答案】功能:生产(或采玉)、导航;时期:北宋。(3)材料二、材料三均谈到了海上航行的情况,二者区别在哪里?反映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区别:北宋时,海上航行只有在阴天时使用指南针;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使用指南针来定向。问题:反映了南宋时指南针的使用更广泛,指南针更精确,同时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4)谈谈指南针向外传播的情况及影响。【参考答案】向外传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或为环球大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生:以练促学,巩固指南针的学习。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指南针的学习。生:梳理指南针的学习,建立结构化认知。师:引导学生完成火药的学习。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教材内容,一步步完成火药的学习。师:扩展中国的黑火药技术。中国发明的火药又被成为黑火药,其基本配方可以概括为“一硝二磺三木炭”,在中国唐代医学大家(炼丹家)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就有记载,即把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即可制成黑火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这样制成的黑火药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黑火药的制作方法流传上千年,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曾发挥了重要重要。解放区、游击区的军民运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方法制造各种石雷,创造了“地雷战”。我国人民群众在地雷战的运用上取得有效突破,使这一古老火器焕发新威力。生:了解火药在中国的发明过程和历史影响。知新学习三:宋元的中外交通师:创设【任务三】,引导学生开始宋元中外交通的学习。【任务三】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古人发明了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发明,而且顺利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达的中外交通必不可少。所以,让我们最后阅读课本62-63页的内容,了解一下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吧。生:首先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师:本次历史学习的方法类似于跨学科的语文说明文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文本,总结知识点。第一段,综述宋元发达的中外交通宋朝航海进步:海路交通发达;元朝疆域广袤:海陆交通发达!第二段,讲述宋元陆路的发达交通: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宋元驿站发达,四通八达,联通中外。第三段讲宋元海路的发达交通:基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技术:指南针应用和其他技术情况:宋代海路航线多,航程远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岸,与五六十个国家与地区进行贸易;元朝海路再次扩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与多达140多个国家与地区进行贸易。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课本内容,完成宋元中外交通的学习三、总结与练习总结挖空回顾师:以一段话总结本节课所学,设置重点挖空,帮助学生串联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习成果。生:总结回顾,检验成果。师:展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概念。生:完成本节课乃至本单元的大单元学习。练习巩固:9道中考真题1.(2022·河南省·7)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发明B.印刷术的改进C.科举制的确立D.宋词的繁荣【参考答案】B2.(2022·黑龙江绥化·7)北宋时,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匠人是A.贾思勰B.毕昇C.刘徽D.徐光启【参考答案】B3.(2022·湖南常德·6)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交流的是A.指南针、印刷术B.火药、指南针C.印刷术、造纸术D.火药、造纸术【参考答案】C4.(2022·新疆·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都出现于某一朝代。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C.隋朝 D.宋朝【参考答案】 D5.(2022·湖南张家界·7)宋朝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明朝郑和下西洋,16世纪前后新航路开辟,都得益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参考答案】D6.(2022·四川南充·3)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在航行方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A.火药 B.指南针C.印刷术 D.造纸术【参考答案】B7.(2022·四川攀枝花·2)作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冷兵器作战的骑士阶层纵横欧洲近1000年,他的衰落受中国古代发明的影响,这项发明应是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参考答案】A8.(2022·四川德阳·16)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和整理了如表所示的素材。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A.制度的变革与创新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D.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参考答案】D9.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发明是火药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发明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发明是指南针(罗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