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案课题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素养: 通过案例分析,在品悟家庭中的爱,社会中的爱,国家的爱等中成长。增长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 道德修养素养: 体味正面情感的积极作用,认识到负面情感的利弊;能在生活中传递积极情感,做个正能量的青少年。 健全人格素养: 健全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学会辩证的看待生活中的情感,并能积极传播正能量。 责任意识素养: 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要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负责。重点 如何获得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难点 负面情感对我们的影响;如何转化负面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 播放内容:《美好的情感》—汪国真 学生谈一谈看完视频后自己的体悟。 教师讲述:每一种情感都是一种体验与经历。美好的情感给我们带来正能量,促进我们健康成长。在生活中,我们怎样获得这些美好的情感?又该怎样传递情感的正能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学生感悟视频中的情感 导入本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新课 一、ppt出示教学目标 学生齐读 教学目标清晰明了,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二、自学指导 时间为5分钟,教师巡查课堂。 1、为什么要体味美好情感? 2、如何获得美好情感(途径)? 3、怎样正确看待负面的情感体验? 4、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你们从图片中体会到哪些美好的情感? 图片展示:父子情;师生情;友情 为什么同学们对当年的学习与生活有美好的情感? 案例展示:那年,我们一起去春游;风雨二十载,再回首,畅谈同学情谊;那年,谁最爱帮助人;那年谁学习最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当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让我们身心愉悦,产生美好情感。 美好的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精神发展。 3、 辩一辩: 有人说:美好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有人说:美好情感可以从他人身上索取。 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辩论——其他学生提出质疑——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美好情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可以从彼此的身上寻找美好情感,但不能索取。 4、阅读情境,探究分享以下情感是如何获得的? 案例(1)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案例(2)亮亮参加学校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时,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了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案例(3)开朗活泼的丽丽特别喜欢交朋友,经常积极地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一起玩耍。她觉得在朋友面前可以很放松、很快乐。 提示:阅读;参加活动;与人交往 5、学生讨论:如何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情感,也可以通过完成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帮助他人、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去主动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作业多、考试,竞选失利、体检不合格,被批评、做错事。 思考:这三组图片分别表达了哪些情感体验?它们是正面的情感体验吗? 答案提示:第一组图片表达了焦虑感,第二组图片表达了挫败感,第三组图片表达了羞耻感。它们都是负面的情感体验。 教师过渡:有时候,情感体验并不总是正面的,我们还会有一些负面情感体验。这些负面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愉快、不舒服的感受,但它们一定都是坏事吗? 阅读感悟。 课件展示:童话大王的故事。思考:假如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评价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怎么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郑渊洁被老师批评以后,产生了羞耻感,正是由于这种羞耻感,让他知耻而后勇,最终一步一步地成长为著名的童话大王。这说明,负面情感不一定都是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目标导学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大家来议一议! 议论:扶不扶?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面对人际关系冷漠的环境,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他们以怎样的方式传递美好的情感? 案例展示:我们与奥运冠军面对面 提示: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诗歌朗读:我希望做一朵向日葵 教师讲述: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生命更有力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美好的情感是我们主动去创造、体验的,我们要学会通过多种方式去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去影响周围的环境。我们要主动与他人交流,主动关心他人,让我们的情感世界更加丰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让我们一起做能给别人带来美好情感的人吧! 五:板书设计 学生自学 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感悟学生时代的情感体验 学生辩一辩 学生分析案例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观看图片 学生讨论社会现象 学生分析案例 遇到不会的,有助于学生听课时二次理解。 感悟生活中积极的情感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更加珍惜学生时代的真情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感自己作主,不能一味的索取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积极情感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创造积极的情感的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面对这些事情时,自然而然表露出来的负面情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负面情感并不都是弊端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从小事出发,带给社会温暖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递积极情感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内容侧重于通过情境创设、活动开展等形式,让学生在感悟中体会美好情感的意义,正确对待负面情感,并能够身体力行,积极传递情感正能量。所以,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情境,引导学生多交流、多思考、多感悟,让情感在交流中碰撞。但是,理想状态和现实情况总是有差距的,课堂上总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形。比如,学生对情感体验的理解不是很到位,特别是负面情感体验。所以,在以后教学中对于正面情感体验和负面情感体验要举例说明。对于七年级学生不能要求太高,尤其是部分学困生,课堂上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同时对学生在交流分享的活动环节设置上有待提升,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活动细节的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