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3公正司法基本信息课程模块 政治与法治 对应章节 第九课第三框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授课题目 公正司法一、学情分析在知识储备方面,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八年级,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公正司法的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对于为什么要坚持公正司法,如何推进公正司法缺乏深入思考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此加以重点突破,通过创设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引导学生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在生活经验方面,高中学生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展,与社会接触日益增多,耳濡目染社会上的一些司法案件的审判,对公正司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认知。但是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学生容易被社会舆论和有关冤假错案等负面信息所影响,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二、教材地位本框是第九课第三框,讲述公正司法的内涵、表现、意义及推进公正司法的具体要求。本框同第九课其他三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其中,科学立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三、课程标准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本框题的表述:搜集材料,阐述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四、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深入理解公正司法,认同党在促进公正司法中发挥的领导作用。 科学精神:明白公正司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渐进性工程,持续性工程。 法治意识:参观当地人民法院,在案件处理中感悟公平正义,树立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参观当地人民法院,在案件处理中感悟公平正义,树立法治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公正司法的内涵;公正司法的内容;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 【难点】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六、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方法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3分钟)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所谓公正司法,就是受到侵害的权利一定会得到保护和救济,违法犯罪活动一定要受到制裁和惩罚。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受到公平正义。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与所学知识思考:依法治国的防线是什么? 引入课题:依法治国的防线是——公正司法。讲授新课 (25分钟) 分议题1:公正司法的内涵 议学情境1:被羁押27年后无罪释放——张玉环案 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张玉环案件的来龙去脉,思考:张玉环案的不合理之处? 教师引导:主要体现在过程不公平、程序不正当、结果不公平,司法机关没有做到公正司法。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预设回答:1.前后两次有罪供述存在出入 2..未做DNA鉴定 3.物证存在瑕疵 4.有证言未被采纳 5.无辩护律师 6.存在刑讯逼供 ......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依然被定罪。 议学思考:从此案件不合理之处,说说什么是公正司法呢?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 公正司法的含义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 公正司法的表现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要求:①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②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意义: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要求:①法律适用准确 ②案件事实清楚 ③判决结果合法合理。 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得以实现的。 3. 公正司法的意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培根 知识拓展: 第一,司法具有定分止争的终局性作用。 第二,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第三,司法公正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 第四,司法公正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分议题2:推进公正司法 议学情境2:起死回生的恶霸——孙小果案 播放视频片段,思考孙小果案不合理之处? 预设回答:(1)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司法机关领导滥用职权,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违背司法公正; (2)审判和减刑过程多次暗箱操作; 从张玉环案和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反思我国应如何有效推进司法的公正? 二、推进公正司法 1. 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要求:①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 ③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要求: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要求: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情感升华 (3分钟)课堂测试 (5分钟) 本课堂设计“连连看”、“易错易混”、典型选择题和主观题当堂训练等多种检测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课堂总结 (2分钟) 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思路布局,思路清晰,一路了然,易于学生掌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深化认知。课后作业 (2分钟)八、教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