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2.8《大自然谢谢你》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2.8《大自然谢谢你》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大自然,谢谢您》
课题: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大自然,谢谢您”
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处于知识启蒙阶段,对外部事务很难利用经验将注意的对象组织连接。对事物只能简单的认识。他们心理活动以形象性为主,对鲜明的色彩,有趣的动态活动这类材料可以很好的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爱好运动,喜欢接触大自然,对自然万物充满好奇。由于安全考虑,他们对自然的探索有限,大多停留在欣赏和游玩上,对自然给人类的无私馈赠无法体会。在行为上喜欢去踏草采花,还时常有挑食厌食的现象,也经常会用完水不关紧水龙头,撕掉纸张,浪费卫生纸等不懂得珍惜,没有珍惜爱护自然馈赠的意识,也不懂回报自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看,听,闻,摸,说”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通过学习大自然相关知识,对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分析来听懂大自然的语言,倾听大自然的诉说,认识到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一切都源自大自然的馈赠。
3、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了解蔬菜的成长,明白食物来之不易,懂得感恩。
4阅读绘本故事,初步认识到人类通过辛勤的劳动,利用智慧和汗水与大自然合作,并收获相应的回报和积累了经验。
5通过在大自然的生产劳动和不断探索中启迪了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牢记自然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自然的包容和奉献。
2同学们要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体会在大自然劳动,各种户外活动中的乐趣。
3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获取大自然智慧带给我们的启迪。
教学难点:
1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要懂得热爱自然和感激自然的给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2练习实际,引导学生自发地认识人类离不开自然,美好的生活取决与我们对自然的关心和爱护,我们要从小认识大自然,并认识到我们对自然的获取要自律与节制,要在生活中珍惜自然的馈赠。
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
六、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或图片
活动一
拓展阅读:老师有一本有趣的科普书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它的书名叫《它们是怎么长出来的?》
提问:
老师:1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每天出现在餐桌上的各种蔬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2有每有人知道蔬菜有多少个种类?
老师: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吧!
老师:同学们说说看,我们读完这本书收获了什么?
学生:书中主要讲了住在大城市的苏菲小朋友,每到假期,都要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家有一个神奇的菜园,里面长着各种蔬菜。这一次,她终于有机会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自己动手种菜。
学生:书中告诉我们种菜要注意很多事:要除草、松土、施肥,还要保护益虫、提防害虫……随着四季变化,苏菲慢慢发现了植物生长的奥秘。
学生:书中介绍了苏菲用了7个步骤进行播种,分别是:松土、划沟、备培土、插标签、撒种子、填土、洒水。
学生:书里还讲到借用奶奶的画和叙述,从花的剖面图展示了花的结构,把子房、胚珠、茎、柱头、雌蕊、授粉等一系列的知识全都解释了。
学生:我们还知道了我们吃的花菜真的是它的花;甜椒成熟时是先绿色,然后黄色,最后变成红色;菜园的守护者不仅有瓢虫,还有蚯蚓、小猫、刺猬、蝙蝠以及鼹鼠(虽然会吃掉一些蚯蚓和乱挖洞)!害虫则有蚜虫、马铃薯甲虫、蜗牛、鼻涕虫和各种昆虫幼虫。
学生:书中还告诉我们关于花如何长成豆荚
学生:我记得书中是这样说的:晚上,四周静悄悄的。苏菲和爷爷手挽着手散步,他们经过开花的豌豆地,看见一群蜜蜂在花丛间飞来飞去。爷爷高兴地说:“没有蜜蜂传播花粉,花就不能长成豆荚,没有豆荚就没有豌豆吃了!”
学生: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不同国家的主要农作物种植的示意图,虽然书是立足于法国来写的,但还是可以看出世界范围的农作物种植差异,从这个角度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或由家长引领,从饮食习惯的差异出发,对全球气候、农业差异情况进行补充解说,孩子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老师:你们平常都爱吃蔬菜吗?
学生:爱吃白菜,不爱吃空心菜。
学生:我爱吃西兰花,其他都不吃。
老师:那老师告诉你们,我们要什么蔬菜都爱吃,不挑食,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营养。营养均衡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从今天开始改掉挑食的坏习惯,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当个爱惜食物的好学生。
老师: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传递出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人与动植物之间互惠共生,人既改造自然同时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生态图景。
老师:对的。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科普书的枯燥,是一本关于蔬菜的科普绘本。书本中的故事充满了趣味性,逻辑性强。人物生动亲切,色彩温和同时又还原了植物本身的颜色。小朋友在认识蔬菜的同时,还能了解蔬菜种植以及生长的过程,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以及收获的满足,回家不妨叫爸爸妈妈们买一些蔬菜的种子,然后尝试种在花盆里,就像故事中的小主人公苏菲一样,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迷你小菜园,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
小结: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劳动,用我们的智慧去迎接大自然的馈赠,并对大自然保持敬畏和感恩之心!在接受大自然给予的珍贵和美好的同时也要学会珍惜与付出。
活动二
播放PPT
读一读,想一想
儿歌《绿头发》
提问
教师:同学们跟读教材中的小诗《小草》“大地长出绿头发,我……开花。”
学生:跟读“大地长出绿头发,我……开花。”(跟读两遍)
小结:春娃娃的到来让大地上长出了许多绿色的小草,像许多绿色的头发。春娃娃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童谣和我们一起分享,叫《绿头发》
活动三
播放图片
上面图片都是自然无私奉献!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活动四
猜谜语
提问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猜一猜?
老师:同学们猜一猜下面这句话的谜底是什么?
学生:风。
老师:同学们猜一猜下面这句话的谜底是什么?
学生:也是风。
老师:同学们猜一猜下面这些话的谜底分别是什么?
同学:白玉盘说的是月亮。
同学:小珍珠说的是露珠。
同学:一生物指的是闪电。
同学:锦缎指彩霞
同学:最后一个,它学你喊话谜底是:回声。
小结: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以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
活动五:
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提问
老师:同学们看到图10到图14有看到什么?
学生:看到了白茫茫,毫无生机的沙漠。
学生:图13,图14中看到了沙漠中的绿色生命。
老师:同学们在看看下面的图片
过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美好家园
老师:
俗语说: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创新组织方式、丰富尽责形式,为广大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便利,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植树活动,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课、社会实践课,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带动青少年行动起来,由他们再带动更多人,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板书设计:
大自然,谢谢您
无私给予:生命 花 草 树 木等
昆虫 海洋生物 哺乳动物等各种飞行走兽
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奥妙的宇宙
获取 衣食住行
快乐
启迪 辛勤劳动 智慧
感恩自然! 勤俭节约 爱护环境 珍惜能源
教学反思:
上课时情感饱满,学生可以很好的感受到美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用美轮美奂的自然的图片结合生活场景图片,激励学生表达,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及时进行正反馈。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师生交流紧密结合。但要在日后加强引导学生情感投入,促进学生深思,使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充分增强,营造课堂的温馨气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情景交融。课堂过程中对学生指导较为简单,“蜻蜓点水”的指导减低了课堂的效果和意义。课堂节奏的快慢决定内容的轻重程度,今后要注意对节奏的合理安排与分配。课堂前半部分的教学节奏较慢,如同带着扬州那“声声慢”的曲调风格,后半部分却犹如击电奔星,很是仓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