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全民守法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 全民守法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9.4全民守法
基本信息
课程模块 政治与法治 对应章节 第九课第四框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题目 全民守法
一、学情分析
(1)从知识与能力基础看: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已经学习了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未能将这些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2)从经验与情感基础看:作为高一的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是非观念逐渐清晰的时期,通过对第七课、八课和第九课前三框的学习,学生对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了更深入了解,为学习本框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地位
《全民守法》 是部编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九课第四框的内容,全民守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 本框题共安排两目内容: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内涵”,阐述全民守法的含义、意义,全民守法应遵循的原则,即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阐述推动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
三、课程标准依据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本框题的表述:搜集材料,阐述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四、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深入理解公正司法,认同党在促进公正司法中发挥的领导作用。 科学精神:明白公正司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渐进性工程,持续性工程。 法治意识:参观当地人民法院,在案件处理中感悟公平正义,树立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参观当地人民法院,在案件处理中感悟公平正义,树立法治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民守法的要求。 全民守法的要求是教学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1.通过《开端》视频引出网络暴力的危害,使学生知道要想减少网络暴力需要全民守法。2.通过案例让学生对网络暴力出现的原因深层分析,进而引出全民守法的要求。 【难点】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 法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假设学生遇到了网络暴力怎么办?进而思考怎样才能做到全民守法。
六、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3分钟) 利用最近高三女生演讲被网暴,让学生谈一谈看完演讲后有何感受为何会出现网络暴力,为什么要全民守法?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讲授新课 (25分钟) 议题一:什么是网络暴力? 播放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视频中提到“无端的外貌攻击”就是网络暴力,你是否认同? 2.自主学习本节课知识思考,视频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议学活动】学生独立思考,观看视频,结合生活经验思考议学问题。 学生总结: (1)网络暴力的危害: ①混淆真假:网络暴力事件,往往是真理被曲解的过程,这期间,混淆了对与错,真假难辨。 ②侵犯权益:参与者非理性的攻击侵犯了网络暴力当事人,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了伤害。 ③影响价值观:网络暴力行为的频繁发生,会危害网民的道德价值观。 ④影响社会和谐: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破坏着公共规则、打破着道德底线。 (2)启示: ①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②拒绝网络暴力,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同时也要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 ③父母要履行抚养、教育、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同时国家要加大力度打击违法行为。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内涵: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2.原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设计意图:利用最近比较火的高三女生网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共鸣。通过观看网暴经过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视频能够直观感受到网络暴力带来的伤害,然后对学生连续进行发问看完视频后有何直观感受?让学生切身感受网络暴力的危害,要想减少这些危害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我们一起学法守法。 议题二:为什么会有网络暴力 教师活动:结合材料分析,网友为什么会发表这些言论? 学生活动: 1.观看材料、聆听故事、思考网络暴力的成因 2.深度评析网爆的深层次原因。 3.思考如何能够减少网络暴力。 【议学提示】 1.网络暴力的成因 2.全民守法的重要性 3.全民守法的原则 3.原则(要求):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设计意图:通过对网友恶意的评论与谩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网络暴力的可怕,并深层次分析网络暴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在面对网络暴力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议题三:如何减少网络暴力 网暴后续: 据悉,学校已第一时间联系孩子家长,并对孩子进行了心理辅导。这位负责人表示,发言的女生是文科生,在学校表现优异,性格开朗。网暴对她的情绪有所影响,但目前心态已经稳定。 桑植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称,因为学校介入比较迅速,目前孩子一切都恢复正常,正在积极备战高考。此外,当地网信和公安部门也已介入调查。 2月28日,据@微博管理员 消息,“一高中学生百日誓师演讲”网络视频在多平台引发关注讨论,有个别网友借机发布恶意调侃甚至人身攻击未成年人的言论。 对此,站方深入排查站内相关违规内容并予以严肃处置,共清理相关违规内的猪郁桢 、@源同学拼命增肌ing 、@ga嘎ga嘎ga嘎 等87个违规账号视程度予以阶段性禁言的处置。 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被网暴(人肉搜索、发帖造谣等),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探讨,如何才能推进全民守法,拒绝网络暴力呢? 议学提示: (1)①保存证据。我们可以下载并保存好相应图片、录音,录像等。 ②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家长和老师,寻求他们的帮助,如果有不良的情绪要多和家长、老师沟通来缓解不安,不要做出伤害自己事情。 ③在网暴发生的第一时间联系平台,要求其约束侵权主体删除侵权信息或屏蔽侵权词汇等。 ④诉之法律要及时且“不手软”,不要等到舆论发酵覆水难收。 议学提示: 1.推进全民守法的途径。 2.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 3.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推进全民守法 4.全民守法措施: (1)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开展普法宣传、树立法治理念,引导全民守法、懂法、用法。 (2)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倡导契约精神,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加讨论,可以激起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再继续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加入网络暴力发生在自己身上怎么办?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升华 (3分钟) 守法宣誓词: 国旗在上,我们的一言一行决不玷污民族的寄托;宪法在上,我们的一思一念决不触犯法律的尊严;祖国在上,我们的一生一世决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老师、父母在上,我们的一举一动决不违犯法纪的规范,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庄严宣誓:我们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依法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做一名学法、用法、守法、护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设计意图:通过宣誓,使学生遵纪守法的信念再度坚定,通过发自内心宣誓,对法律的崇尚之情再次升华,强化学生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强烈政治认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课堂测试 (5分钟) 本课堂设计“连连看”、“易错易混”、典型选择题和主观题当堂训练等多种检测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
课堂总结 (2分钟) 1.键盘不是武器,我们要对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说NO,今天的中国,每一个公民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人民信仰法律,是因为正义能够被伸张,善良能够被弘扬,百姓的生活能够在法律的保障下更加幸福安康。 2.师生共同梳理知识框架,学生进行宣誓,对法律的崇尚之情再次升华,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祖国、对中国共产党、对未来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强烈政治认同感,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深化认知。
课后作业 (2分钟) 拒绝网络暴力,从我做起 为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为网络平台撰写“网络公约”
八、教学板书
九、教学反思
本框题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参与为主,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学习目标明确,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提出可行性建议,展现出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规范、流畅,表现出较强的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活动组织恰当,活动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学生能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表现出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有很强的获得感、成就感。课堂教学脉络清晰,本框题重点在于如何推进全民守法,因此在课程的环节设计、活动设计上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观念,培育学生践行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教学活动真正让全民守法深入学生内心。 在组织教学时,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握不到位, 模拟法庭速度有点慢,辩论不够深入,发言过于依赖文稿,表达能力要多训练。 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争使自己的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