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法治国家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法治国家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8.1 法治国家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对应章节 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
主备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题目 法治国家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分析建设法治国家的重大意义,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增强对我国法律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结合近年来我国的法治成就,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和具体特征。 法治意识:了解具体的法律立法宗旨、原则和条文,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 公共参与: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处理问题。 重点:法治国家的内涵及其具体内容。 难点: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分钟) 展示视频:《数说打黑除恶成果》思考:什么是法治国家? 初步感受法治中国建设的非凡成就,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议题展示 (1分钟) 主议题:如何让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子议题:1、什么是法治国家? 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为何建设法治国家?
新授: 环节一 什么是法治国家? 教师引入:时代呼唤法治,人民期盼法治,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宏伟、蓝图壮阔,激励着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成就辉煌的法治国家。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法治国家。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 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法治国家的具体内容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 (2)坚持良法之治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4)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探究:结合从“法制”到“法治”的变化,以及立法法的修订,说明如何建设法治国家?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 思考:法治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如何建设法治国家?意义何在? 二、建设法治国家 1、总要求 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措施 (1)推进宪法实施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3)完善法律实施机制 3、法治国家建设的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国家,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对国家机关), 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对公民)。 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对国家)。 结合视频来我国在法治中国建设方面的非凡成就,理解法治国家的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理解建设法治国家的措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懂法、守法、用法,推动法治国家进程。理解和掌握法治国家的意义,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处理问题。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围绕法治国家,分析并理解法治国家建设的内涵、要求和意义,坚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信念,运用法治思维分析处理问题。
十一、教学板书
【主板书】
十二、课后作业(课后填写)
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