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2谋求互利共赢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2谋求互利共赢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时 谋求互利共赢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道德修养:理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懂得作为公民要关注世界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形成心怀天下的情怀。法治观念:关注世界发展变化,理解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可持续发展,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责任意识:了解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知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努力。
学习线索   本课时共设置两目,按照“各国中国各国人民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应对全球性问题”,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懂得各国如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中国为此付出的努力。第二目是“关心共同命运”,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以及我们每一个人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难点:关心共同命运。
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情境教学法,探究讨论法、例证法。
导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方式一:情境导入2021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关于中美经贸关系,习近平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双赢,在商言商,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双方要做大合作“蛋糕”。中方重视美国工商界人士希望中方提供来华便利的诉求,已同意实施升级版的“快捷通道”,相信这将进一步促进中美经贸往来、助力两国经济复苏。展示习近平主席关于中美经贸关系本质的论述。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表明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互利共赢的准则,从而导入新课。方式二:情境导入师生共读教材P22页“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格言、警句,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学们交流,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教师随笔
二、问题导学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1.当今世界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 这些问题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应该怎么做 4.中国是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怎么做
三、探究平台探究一:应对全球性问题展示奥密克戎病毒的发生对各国航空和股市带来影响的有关材料。 2021年11月26日,比利时报告欧洲首例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该感染者本月11日从埃及入境。同日,以色列报告,该国首例新型变异株奥密克戎病例,该病例来自非洲国家马拉维。27日,英国、德国、意大利又相继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病例。截至11月28日,已有约20个国家国家和地区政府陆续发布或准备出台针对南部非洲国家航班和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由于新冠肺炎新的病毒变种传播效率非常高,导致11月28日欧美股市的民航机场和航空公司板块全线股价大跌,国际原油期货大幅下跌13%,美国国内原油期货跌停板。学生思考: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世界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展示新冠肺炎病毒暴发给人类带来的威胁有关材料。自2019年12月末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开始,截止到2022年3月16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已逾4.6亿人,已有疫情国家和地区有210多个,仅有朝鲜、土库曼斯坦、瑙鲁、图瓦卢等个别国家未发现新冠病毒感染者。美国是累计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高达8126余万人,逾五分之一的人数感染,妥妥的“世界第一”。学生思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属于一种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呢
导与学过程  教师点拨: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有什么影响 教师点拨: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学生思考:面对许多全球性问题,有些国家采取以下两种解决方式。你觉得这些方式是否可行 为什么 (1)独自应对,自我封闭。(2)事不关己,相互推诿,逃避责任。教师点拨:第一种方式不可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第二种方式不可行。这种态度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3.知识链接: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点拨: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目标: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知识归纳: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师点拨:(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4)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5.播放视频《习近平主席五点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见课件)学生思考:结合教材知识,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师点拨:(国家角度)(1)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2)“五个坚持”(基本内涵)。①政治: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安全: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③经济: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④文化: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⑤生态: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6.展示习近平主席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见课件)2022年2月5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宴会,欢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习近平在宴会上发表致辞指出,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生思考:结合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谈谈中国是如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的。教师点拨: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教师随笔
导与学过程 探究二:关心共同命运1.展示各国助力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图片和我国捐助国际社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材料。材料:截至2021年10月17日,中国共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15亿剂新冠疫苗,同时中国计划2021年内提供疫苗总数达到20亿剂,在15个国家已经或正在建设疫苗原液灌装基地,并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国家提供相应技术支持。学生思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世界各国为什么要互相援助 教师点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2.播放战乱给阿富汗儿童带来深重灾难的视频。(见课件)学生思考:阿富汗儿童的遭遇启发我们如何关切世界、关注他人 教师点拨: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3.展示德国青年扎根山区支教和中国人民援建非洲的图片。学生思考: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点拨: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4.知识归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应该怎样做(个人角度) 教师点拨:(1)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2)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增进包容与合作。(3)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5.知识拓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代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教师点拨:(1)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2)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3)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5)对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 教师随笔
学习达标训练1.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发表演讲指出,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习近平主席之所以有此深刻比喻,是因为(A)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各国人民要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④人类共享一个地球,消除差异才能共生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2021年10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是发出倡议:让我们携手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人间正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构建人类命硬共同体,需要(D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③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④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2021年11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愿同东盟把握大势、排除干扰、同享机遇、共创繁荣,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落到实处,朝着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步伐。这说明( D ) A. 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的决定性力量 B. 谋求互利共赢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C. 中国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D. 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努力4.应乌克兰方面的请求,中国红十字会将向乌克兰方面提供一批人道主义援助价值5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生活必需品等。2022年3月9日,首批物资已经从北京起运。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已经提出应对乌克兰局势特别是人道局势的倡议,并将继续向乌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表明,中国( C)A.能解决各国的人道主义问题 B.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C.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 D.积极推动世界的发展5.“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曾说过,他毕生的追求就是让人类远离饥饿。袁隆平的话启示我们( B) A. 回望成长历程,懂得珍惜当下 B. 树立全球视野,关注人类命运C. 重视终身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D. 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
要点梳理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