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严格执法基本信息课程模块 政治与法治 对应章节 第九课第二框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授课题目 严格执法一、学情分析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高一学生习惯采取具体而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缺乏生活经验,对政府执法活动接触的不多不是很熟悉。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内容时,需要教师设置贴合学生实际的情境做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及本教材第二单元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学科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与法治意识,为本课严格执法的内涵与要求奠定了知识基础。二、教材地位1.本课地位:“严格执法”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统编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承接前一框《科学立法》,下起后两框《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本框与其他三框(《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起构成法治中国的法治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其中政府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 2.本课内容:“严格执法”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二框的内容。主要内容是严格执法的内涵、主体、意义以及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共设两目。 第一目“严格执法的内涵”。本部分教材通过一个“探究与分享”,让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加强环保执法有何重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尝试对本地的环保执法情况作出评价,并提出具体建议,引导学生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第二目:“推进严格执法”。本部分教材通过一个“探究与分享”,了解《交通行政执法用语规范》规定对于执法者和执法对象有何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推进严格执法。三、课程标准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对本框题的表述:搜集材料,阐述严格执法的基本要求。四、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目标:理解严格执法的基本内涵;理解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2.关键能力目标: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学习,明确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3.学科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身边电动自行车乱象的再现,认同严格执法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支持政府执法。 (2)科学精神:通过对湖州市电动自行车的事故率统计,明确严格执法的必要性。通过故事续写、情境扮演,理解政府严格执法的意义。。 (3)法治意识:通过对湖州市电动自行车百日整治行动的探究,对如何推进严格执法提出宝贵的建议。 (4)公共参与:通过为巩固电动自行车整治的效果、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拟写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严格执法的内涵;严格执法的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 【难点】严格执法的意义;推进严格执法的要求。六、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方法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 (3分钟) 观看“315晚会老坛酸菜事件”,并展示议题,开始本节新课。 总议题:严格执法 分议题1:严格执法的内涵 分议题2:推进严格执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介绍,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了解议题及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学习重难点。讲授新课 (25分钟) 分议题1:严格执法的内涵 情景展示:据央视2022年3·15晚会曝光,湖南省多家蔬菜再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卫生状况让人触目惊心,老坛酸菜实则是“土坑酸菜”。涉事企业为多家知名企业代加工酸菜制品,也为一些方便面企业代加工老坛酸菜包。事发后,康师傅、五谷鱼粉等企业排队致歉。目前,插旗菜业等32家相关企业都已关停,被要求“整改”。当地政府已经对企业的相关人员予以控制,对外销产品立即启动追溯召回措施,并全面停止农户土坑腌制行为。事件对当地政府的震动也很大,4名相关负责人因此被免职、停职。值得注意的是,涉事的酸菜企业此前早有前科,并被整改多次,然而却依旧艇而走险。 议学任务: 1.涉事企业多次被查,为何仍会铤而走险?请你分析原因。 2.“土坑酸菜”事件对我们有何恶劣影响?请从法律尊严、公民权益、法治政府等角度分析。 3.从严格执法角度,分析如何填补“土坑酸菜”留下的“坑”? 思考问题1:涉事企业多次被查,为何仍会铤而走险?请你分析原因。 预设回答: 1.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酸菜生产商和泡面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消费者的安全。政府执法不严,没有做到严格依法办事。 教师总结严格执法的含义。 一、严格执法的内涵 1.含义: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主体: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思考问题2:“土坑酸菜”事件对我们有何恶劣影响?请从法律尊严、公民权益、法治政府等角度分析。 预设回答: 2. (1)从法律尊严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严重冲击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使法律成了“纸老虎”和“稻草人”。 (2)从公民权益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损害了公民的正当权益,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 (3)从法治政府上分析。“土坑酸菜”事件不利于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教师总结严格执法的意义。 2.意义: (1)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2)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3)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通过材料片段,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分议题2:推进严格执法 思考问题3:从严格执法角度,分析如何填补“土坑酸菜”留下的“坑”?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总结严格执法的要求。 3.要求: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2)坚持规范执法。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 (3)坚持公正执法。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4)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情感升华 (3分钟)课堂测试 (5分钟) 本课堂设计“连连看”、“易错易混”、典型选择题和主观题当堂训练等多种检测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课堂总结 (2分钟) 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教学思路布局,思路清晰,一路了然,易于学生掌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回顾与总结,深化认知。课后作业 (2分钟)八、教学板书九、教学反思1.价值引领课程内容,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本课始终用“良法需善治,善治得民心”这一价值理念引领课程内容,通过课堂活动明确严格执法的意义和要求,使学生理解并支持政府执法活动。通过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 2.指向素养,培育素养。整个教学设计,无论是情境选择、任务设计,还是评价要求、设计意图,都紧紧围绕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始终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整个教学设计,努力创建活动型政治课堂,在各个具体教学议题中,学生通过积极活动,将“严肃”的理论,转变为可接触、可参与、可感悟的具体情境,从而实现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