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家的意味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家的意味 教案

资源简介

《家的意味》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的责任意识;认同——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家人的优良品质、孝亲敬长的优良美德。
健全人格: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生活中,增强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孝亲敬长,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责任意识:知道家庭的含义;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懂得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家”的意义;认识中国家庭文化
教学难点:懂得尽孝在当下,用实际行动尽孝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渲染温馨的氛围,让学生在旋律与歌词中体会家的意义。
过渡:家,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却也是我们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我们动真情才能读懂它。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爱来用心感受《家的意味》。
(二)讲授新课
第一目:家的温暖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可是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没有家,没有家的人却说自己有家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1、分享故事并思考
(1)富豪为什么说那房子不是他的家?(2)中年男子为什么说又有家了?还要好好工作?
总结: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力拼搏
2、播放视频《家是什么》
视频中对家的描述中你觉得哪一句话最为感动。你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历么?谁来给大家分享下在你家庭中温暖快乐的一件事。
总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第二目:家的传承
3、播放视频《家风》,引导学生思考:在小雨家中有哪些好的家风?
生:独立、明礼、诚信、助人(善良)感恩(孝亲敬长)
班级采访:说说我的家风
过渡: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这是我们习近平主席陪伴母亲一起散步的照片,通过这幅图片我们看出在习主席身上有什么好的品质和家风?
生:孝亲敬长
师: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最重要的精神内涵。同学们,你知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有关于孝的故事么?
5、交流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孝的故事
生:百里负米,亲尝汤药,涤亲溺器、、、、、、
总结: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最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第三目:爱的行动
6、播放视频《别让爱成为遗憾》
看完视频后你有哪些感想和启发?
生:尽孝在当下
7、情景剧场
当父母生病时,我会:
当父母生日时,我会:
当父母不理解我时,我会:
当父母总是唠叨着催我学习时,我会:
当父母总是想悄悄看我的小秘密时,我会:
说一说自己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总结:怎样孝亲敬长
(1)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理性与双亲长辈沟通
(3)倾听。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
(4)感恩。认真学习、体谅父母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