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九课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健全人格】:正确对待挫折,战胜挫折。【责任意识】:了解挫折的含义及要素构成。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对待挫折,战胜挫折难点:挫折三要素及其关系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法教学课时 (多媒体新课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介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走近习近平主席的知青岁月学习本框题。 激发学习兴趣,开门见山,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新课教学】 一、生活难免有挫折 二、发掘生命的力量 【课堂小结】 【感悟升华】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认识挫折 【挫折的含义】 情境:学生观看习近平主席七年知青岁月的文字材料,并回答问题: (1)请你盘点:青少年时期的习近平遇到了哪些阻碍、困难呢? 请你吐槽:说说你记忆中不愉快的事件?(自然灾害、学习、家庭、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等) 请你说说:挫折的含义及构成要素是什么? 归纳总结挫折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对待挫折 【挫折的影响】 情境:教师继续出示习近平主席七年知青岁月的案例,请学生探究,并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三要素的关系、挫折的“两面性”的影响。 小组讨论: Q1:请你分析:当时所有知青们的内心想法会一致么?结合教材内容,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Q2:请你探究:如果你是当时的知青,面对窘境与挫折,你感觉如何?你会怎么做? 归纳挫折三要素的关系及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挫折的影响) 战胜挫折 【战胜挫折的做法】 情境:教师出示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访谈录的内容和材料:请学生探究:(1)阅读乡亲们的回忆录,说说青年习近平有哪些品质帮助他战胜挫折? (2)讨论交流:青年习近平是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的? (3)发散思考:你知道哪些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方法与小妙招呢? 归纳发掘生命的力量的做法、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师生合作梳理本课时相关内容 教师寄语,情感升华 通过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案例将人生难免有挫折和发掘生命的力量两目内容进行串联整合,一例到底,分为认识挫折、对待挫折和战胜挫折三大模块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出示习主席受挫的案例,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挫折故事,认识挫折的含义及的构成要素和挫折要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挫折的认知。 其次,请同学思考挫折的影响,学会正确对待挫折,认识到挫折就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朋友的观点。 再次,请学生结合案例讨论战胜挫折的方法。 最后,师生合作梳理挫折相关知识,播放视频,升华情感,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并布置作业:学以致用,对过去人生中的挫折进行复盘,写封信给过去的自己,直面挫折,战胜挫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