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下2.5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下2.5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明白合理消费的重要意义。
2.通过制定午餐计划和辨析不同消费观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开支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制定午餐计划和辨析不同消费观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合理开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视频导入 1.展示视频:《文具盲盒成小学生新宠》。 2.展示问题:你有过收集盲盒的习惯吗?收集盲盒的行为属于合理消费吗? 3.学生回答:略。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消费习惯,反思自身消费行为,引出本课。
小结揭题:其实不仅小学生会有不合理消费的行为,许多成年人也会有不合理消费的行为。
探究新知 (一)精打细算,量入为出(17分钟) 1.畅所欲言 (1)展示文字资料:90后热衷“超前消费” “办公室里三代人,70后存钱、80后投资、90后负债,而90后的父母在替孩子还贷。”这样的网络语,道出了以90后乃至00后为主的年轻人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的典型现象。对于90后而言,“超前消费”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基本上都是这个月就花光了下个月的工资,有时候遇到不理解的目光,还会自我安慰:挣钱就是为了花。但是,90后们也因此付出了代价,工作几年,存款没有,反而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 (2)展示问题:你认为欠下“一屁股债”的原因是什么? (3)追问:他们要怎样才可以避免这种困境的出现? (4)学生回答:略。 (5)展示预设:花钱没有计划,过度消费,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 (6)展示小提示: 2.活动一:火眼金睛辨利害 (1)展示要求:阅读课本第40页的六幅图,请你总结下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各自的特点。 (2)学生思考:略。 (3)展示预设: 过渡:那你更赞同哪一种消费方式?通过一组视频,我们感受一下。 (4)展示视频对比:《一生朴素的袁隆平》;《大学生借贷消费》。 (5)展示问题:观看视频,说一说你更赞同哪种消费方式? (6)学生回答:略。 过渡:那么不同的消费方式会带来哪些不同的结果?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3.活动二:小小分析师 (1)展示需要分析的问题:合理消费的好处与过度消费的坏处。 (2)学生回答:略。 (3)展示预设: 预设1:合理消费的好处是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家庭生活的各项开支,可以让家庭更富裕;合理消费可以避免浪费,为社会节约资源。 预设2:过度消费会使得家庭拮据,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过度消费会容易形成攀比之风,还会造成浪费。 (4)追问:你还听过哪些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5)展示预设:苏轼“房梁挂钱”的故事。 (6)展示拓展视频并提问:看完动画你有什么感想?这个动画里藏着一句警世之言,你知道是什么吗? (7)学生回答:略。 (8)展示预设:奢侈浪费的习惯一旦养成,短期内就不容易逆转,我们要养成好习惯。 (9)总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0)追问:请你分析一下,需要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由奢入俭难”这种情况发生? (11)展示预设:日常消费有节制、会节约,不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就可以避免;养成适度消费的习惯,以自己家庭的经济能力、物品质量和实用价值等为主要标准选择物品,不盲目追求名牌,不与人攀比,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费。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材料,思考分析成年人欠债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引导学生明白超前消费不可取,应该树立合理的消费观。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 学生阅读文字与视频素材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辨析明确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区别,并认可合理消费,促使学生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 通过辨析合理消费的好处与过度消费的坏处,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与认可合理消费的正确性,并通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小故事,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需要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由奢入俭难”这种情况发生。
教师总结: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很重要,但也要懂得理财,规划每月收支,请你分析你的每月收支,找出花钱最多的地方,并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吧。
井井有条,有滋有味(19分钟) 1.活动二:小小分析师 (1)展示活动要求: (2)学生填写表格:略。 (3)展示图文资料: 过渡:接下来,我们一起为班级出谋划策,解决班级的午餐问题吧。 2.活动三:我是规划师 (1)展示要求: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老师带来了超市里各种食物的价格,请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并写出这样安排的理由。 (2)展示事物价目表: (3)学生制定午餐表:略。 (4)展示预设并追问: 学生回答:略。 展示预设:第三份安排的比较合理,这样搭配既营养均衡,花钱又不多;第一份虽然花钱少,但是吃不饱,这样的午餐营养不足,建议他再买准备一些水果、牛奶等营养健康的事物;第二份香肠买的太多吗,这位同学想买辣条、饮料和方便火锅,不健康,而且方便火锅不安全。我建议他把辣条、饮料、火锅换成水果、矿泉水、泡面。 修改午餐计划表: 3.我的选择 (1)展示问题:有同学认为进口产品高级,购买进口产品有面子,况且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有的同学认为国产商品没有运输费和其他成本,质量也是一样的好,应该注意节约,合理消费,你赞成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2)展示对比案例: 总结过渡:虽然许多家庭生活条件好了,但是父母的收入都是她们劳动所得,无论何时都应该注意节约,但是节约也需要注意分寸,生活中还有一种”节约”一起去看看吧! 4.案例分析:别样“节约”。 (1)展示案例内容:超市里一位阿姨带着孩子将食品区的所有试吃食物都吃了个遍,然后得意地对孩子说:“这样既不花钱又能吃饱,多好啊!记住,钱能省就省,可千万别随便花。 (2)展示问题:你认同这样的消费理念吗?为什么? (3)学生回答:略。 (4)展示预设:节俭是指有节制,节俭持家,而不是占别人的小便宜,试吃的东西是分享给大家一起分享的,一味地试吃是不文明的行为,所以,我不认同这样的消费观念;我也不认同,节俭是一种美德,但节约开支、合理消费并不是“一毛不拔”。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学生制定并分析午餐计划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分析自己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引导学生反思和了解自己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并付诸实践。 让学生以春游为背景,计划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开支的方法。 通过分析事例引导学生明白无论家庭经济如何,都应勤俭节约、合理消费,同时也应该节俭有度。
教师总结:过度消费危害大,合理消费受益多。消费前,做预算,精打细算是关键;消费时,不盲目,经济实惠是首选。这样,我们才能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课堂小结(1分钟)
拓展空间
请你制定一份下月零钱使用计划表,下节课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