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出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知道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事例。2.了解自强不息人格修养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并能进行分辨。3.培养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身人格修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强不息人格修养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含义并能进行分辨。难点:培养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提高自身人格修养。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导出新课格言导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乾 象》师:你知道它的意思吗?设计意图:开篇以格言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兴趣,导入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主题。【课堂活动】活动一: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师:你们听过古代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吗?学生交流与分享。PPT出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故事。小结:明志就是明确志向并努力为之奋斗。在通往理想的航程中,难免会有艰难险阻。而我们需要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才可以体味到成功的喜悦。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你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吗?学生交流,教师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树立目标,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的小事做起,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师:阅读课本,联系实际反思自己有没有做到,或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角和活动园,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激励学生努力为理想而奋斗。PPT出示名言警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师:请你解释他们的含义。再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启示。学生讨论交流,师指导。小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批批品德高尚的人士。他们优秀的品格、为人处世的原则、高尚的情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名言警句中,深刻感受和理解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培养以古为鉴的能力。活动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师:讲述故事“仁爱”,思考什么是“仁爱”?出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讲解:自己不喜欢,也不要给对方增添烦恼。出示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师讲解:在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也要孝敬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也要教育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师:说说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仁爱”的?设计意图:从孔子和孟子的名言中,感受中华传统仁爱精神,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友善待人。【课堂小结】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