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立己达人是仁爱思想的精髓,懂得在自己谋求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人生存和发展。2.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理解爱国的内涵,懂得如何爱国,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3.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培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4.深刻理解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关爱他人,关心国家。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培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难点: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新课导入:师: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你知道这个美名是怎么来的吗?【课堂活动】活动一: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PPT出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师: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这是传统美德中“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PPT出示 “朱冲还牛”“杜环侍老”“民胞物与”的故事。师:仁爱的重要表现:(1)宽容(2)推己及人师:请你尝试讲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仁爱故事。过渡:我们要友善待人,怀着仁爱精神。那我们对待国家呢?应该以什么精神对待我们的祖国呢?设计意图:通过孔子的话以及三个小故事,吸引学生兴趣,学生更加了解我国一脉相承的仁爱精神,并推及到对祖国的热爱。活动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PPT出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讲解故事。师:美国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中国实施增加关税?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根据中美贸易战材料分析、思考。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贸易战的分析思考,促使学生关注时政,了解当代我国经济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PPT出示材料:1898年,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1899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1901年路矿学堂毕业。1902年,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师:鲁讯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鲁迅几改志愿的原因。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PPT出示材料: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若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李四光—抱负是一种欢乐,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产。华罗庚—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小结: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师:和平时代的小学生应该怎样爱国呢?(1)努力学好文化课,尊敬师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自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PPT出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师进行解读,促使学生树立优患意识。师:阅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交流并完成活动园。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事事关心、为什么要爱国呢?学生读《鲁女爱国》的故事后思考并回答。生: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过渡:怎样爱国呢 PPT出示问题:读活动园,说说和平时代和战争时代,爱国都有哪些表现?学生交流并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学习我国古代到现代,一些爱国人士的事迹,从中感受爱国情感,理解爱国内涵,懂得如何爱国,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课堂小结】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强大的文化基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传统美德永远是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