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2.能举出生活中反映传统美德的实例,体会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提高学生以古为鉴的能力。4.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具体表现。难点:感受传统美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视频导入: 1.展示视频:2020残奥会游泳冠军郑涛的比赛视频。 2.展示问题:在郑涛身上你学习到什么精神?说说你的看法。 3.展示结论:自强不息。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结合视频思考问题。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并实践这种精神。小结揭题:每自强不息精神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高尚精神。探究新知 一、知识窗:“自强不息的校训”(2分钟) 1.展示校训: 2.展示问题:“自强不息”频繁成为名校校训,结合中华传统美德,谈谈你的看法。 3.总结:自强不息意味着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包括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求新进取等。 二、活动二:时光穿梭机(3分钟) 1.提出问题:你心目中的理想高校是哪所?假如,你坐上了时光穿梭机,来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这一天,请完成下表。 2.展示表格: 3.追问:为什么要早早明志?与同学分享你的看法。 4.总结:明志就是确立志向,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 5.追问: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志向高远的人吗?请你说给同学听。 学生思考自强不息频繁成为校训的原因。 结合名校校训,学生可以真实感受到自强不息的重要性,初步了解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以及基本内涵。总结过渡: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自强不息的人需要早早明志。三、历史广角:伟大的志向(4分钟) 1.内容展示: (1) 秦始皇的志向:当秦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就有一个 远大的志向,那就是统一六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然而这 个梦想咱们即便如今回过头来看,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为 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秦国绝对不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甚至 在战国初期,秦国只能排倒数,然而他却能够逐个消灭六国, 堪称一个奇迹,他的这一壮举也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 多年的诸侯割据,形成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宗悫的志向:宗悫是南北朝时著名将领,他少年时就有着远大的志向。一次,他叔叔问他长大后做什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的回答表现出一种豪迈气概,令他的叔叔惊叹不已。宗悫的一生,生逢乱世,四处征战,却可谓战无不胜,少年时代“乘风破浪”的誓言,在攻坚克难中愈发掷地有声。 2.展示问题:结合上述两则故事,谈谈如何实现你的远大志向。 3.总结: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结合历史故事思考问题。 通过历史故事,给学生启迪,通过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注重明志,并懂得取得成功需要不畏艰险,不断进取。总结过渡:注重明志需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四 、视频展示(3分钟) 过渡:当你的远大志向即将实现而又遭遇变故的时候,你该如何做?你是否还会坚定不移的朝它前进?观看视频谈谈你的感想。 1.展示《苏武牧羊》视频。 2.展示问题:从苏武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苏武,你会坚定不移的完成使命吗? 五、活动二:真知灼见(4分钟) 1.展示问题: (1)请你和同桌讨论什么是气节? (2)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有气节,请列出你的观点并分享。 2.展示结论: (1)气节指志气和节操,以廉耻之心为基础,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 (2)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知廉明耻;坚持原则;热爱祖国...... 3.民族气节,薪火相传 (1)展示图片: 邓汝昌 钱学森 追问:除了民族气节,你觉得一个民族一个人还需要哪些优良品质? 学生观赏视频并思考对应的问题。 学生结合实际思考问题。 通过展示视频,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认同气节的重要性,为学生树立榜样。 通过班级讨论会,学生们畅所欲言,明确什么是气节,并结合实际懂得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有气节。 通过展示图片,激发学生对气节之士的敬仰之情,引导学生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总结过渡:崇高的气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要内容之一,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践行民族气节。视频展示(3分钟) 1.展示视频:《曾子杀猪》视频。 2.提出问题:为了从这个视频里你学到了什么?请你说说和诚信有关的成语。 活动三:诚信考场(6分钟) 1.展示情景:回顾近期生活,填写下表,在符合事实的位置打勾,检测下自我诚信度。 2.展示表格: 3.展示问题:你在哪些方面做到了诚信?还有哪些方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试分析下原因。 4.知识链接: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问:诚信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 (2)总结:诚信是民族与国家的生存之道,也是个人立身之本。 学生观赏视频并思考问题。 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完成表格。 学生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问题。 学生通过观赏视频,明晰诚信的重要性,通过成语加深对诚信的认同。 学生通过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诚信的良好品质。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学生对诚信的认可,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对个人和国家都十分重要。总结过渡:诚信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个诚信的人对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六、看视频学成语(5分钟) 1.展示视频:《战国风云》片段 2.提问:该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3.展示答案:求新促发展,求新要与时俱进。 4.求新进取,神话“变现”。 (1)展示图片: 嫦娥奔月 探月工程 龙王降水 人工降水 畅所欲言 (1)展示问题:求新的作用是什么?从个人、社会等角度谈下你的看法。 (2)总结:个人——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创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没有创新社会不会进步。 学生同学视频学习胡服骑射的由来,并思考问题。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通过视频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胡服骑射的由来,明白创新促进发展,初步树立创新意识。 通过图片对比,通过一种直观鲜明的方式引导学生懂得求新进取的重要性。 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明确创新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总结过渡:既然班级决定每个成员都需要落实,看看五年级一班制定了哪个新的班级值日方案。七、活动四:以古为鉴(5分钟) 1.展示古代格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 “知行合一”。 ——《传习录》 2.展示活动规则: (1)结合格言,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获得的启示。 (2)请每位同学确立自己的格言,并与班级同学交流。 3.总结: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 4.后世楷模 (1)展示图片: (2)展示问题:你最崇拜的伟人是谁 说说你崇拜他的原因。 学生讨论并思考问题。 学生欣赏照片并思考问题。 通过格言,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明确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感受古代楷模的事迹,引导学生对有崇高精神境界先辈的敬仰,树立崇高的理想与道德。总结: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我们需要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课堂小结(2分钟)拓展空间:活动请你制作一份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手抄报,与同学交流分享。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