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发明创造的过程,增强民族自豪感。2.知道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二、教学重点知道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了巨大贡献。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3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猜一猜 1.导语: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能够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出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 2.展示图片: 3.提问:它代表了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创造? 4.给出答案: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学生认真观看图片,根据已有知识说说展示图片代表的科技创造。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用图片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问答中加强对我国四大发明的印象,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小结揭题: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发明创造,也是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探究新知 (一)造纸术(8分钟) 1.导语:在2000多年前,世界上根本没有纸,大家也不知道纸为何物,直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了纸。 2.提问:在纸发明之前,我们使用什么书写材料? 3.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4.给出答案: 活动一:合作探究 5.展示课件并提问: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活动规则: 1.分成4个小组,小组充分讨论这种书写材料的缺点。 2.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6.预设: 7.展示课件并讲解:直到西汉时期出现了“纸”,这时有甘肃天水放马滩纸、西安东郊汉墓的灞桥纸。西汉的麻纸不易书写、易碎、粗糙。所以出现了一个人,他说:“我想改进造纸术……。” 8.追问:猜猜他是谁? 9.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10.给出答案:蔡伦。 11.展示课件并讲解: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找出了纸的不足和缺点,提出改进方法,进行反复实践。以树皮、麻头、旧渔网为原料,造出来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这种纸也被大家称为“蔡侯纸”。 后来纸的生产工艺渐渐完善,一张纸的生产需要经过切麻、洗涤、 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纸终于可以在中国大范围传播、使用。 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学生根据小组探究情况,进行汇报,填写表格。 学生认真观看PPT,听教师讲解。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升思考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明白纸的发明的重要性,提升民族自豪感。 通过教师图片展示和讲解,让学生对造纸术有更好的了解,完成教学目标。总结过渡:蔡伦改进造纸术,可以说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二)印刷术(8分钟) 1.展示图片并提问:造纸术让竹简书变成纸质书,那让一本书变成无数本书靠的是什么技术呢? 2.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3.给出答案:印刷术。 活动二:火眼金睛 4.活动规则: 1.分成4个小组,先认真观看视频,然后小组充分讨论; 2.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看哪个小组说得多。 5.播放视频并提问:两种印刷方式有什么异同? 6.预设:分组讨论并回答 7.展示课件并讲解: 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各有特点。 雕版印刷术:描稿、上样、雕刻、敷墨、印刷。 雕版印刷不易修改; 一旦刻错,浪费印刷制版的材料。 活字印刷术:写反字、雕刻、捡字、排版、敷墨、印刷、 单独刻字,刻错重刻即可; 灵活排版,刻好的活字可以反复使用。 中国的印刷术是不断发展完善的: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刻成一个个字模,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他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母”。 在王选教授的带领下,我国有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中文彩色照排系统,所以我们现在都课本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精美。 学生根据提问畅所欲言。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两种印刷方式的不同。 学生认真观看PPT,听教师讲授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通过火眼金睛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思考,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在观看两种印刷方式的视频中,对我国的印刷术有所了解。 通过教师讲解,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印刷术的发展有所了解,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总结过渡:印刷术快速地在全世界传播,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三)指南针(8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 大家好: 我是郑和,皇帝要我下西洋,可是茫茫大海,我要怎么才能不迷失方向呢? 作为帮帮团的一员,请你帮帮他。 2.预设:指南针。 3.展示课件并讲解: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根据这一性质,智慧的古人发明了司南、罗盘。 司南:形状像汤匙,放在铜制方形地盘中,司南在盘中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 罗盘:罗盘以木刻成,一般为圆形,刻有方位,与安置在盘中央的磁针配合使用。 北宋时,指南针开始运用于航海。 4.展示课件并讲解: 我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去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也将长颈鹿带回来国。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PPT,听教师讲解。 通过帮帮团活动,让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 通过教师讲解,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代的指南针,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为他们而骄傲。总结过渡: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帮助人类发现了新大陆,给人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供了条件。(四)火药(6分钟) 1.展示课件并提问: 猜一猜:下列哪项跟火药的发明有关? 2.给出答案并讲解: 炼丹家炼制丹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 活动三:畅所欲言 3.展示课件并提问:说说火药有哪些用途? 4.预设: 制作烟花,增添节日氛围; 开采山石、修建隧道;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制作火药武器。 学生根据提问,进行思考和回答。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畅所欲言。 通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都江堰的制造过程,能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通过畅所欲言的分享,能够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到课堂上,感悟到火药的重要作用,提升民族自豪感,从而完成学习目标。总结过渡:那我国的四大发明都传播到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影响呢?(五)四大发明促进人类进步(5分钟) 活动四:识图小能手 1.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观察地图,说说造纸术传播到了什么地方? 2.预设: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欧洲…… 3.追问:造纸术传播到这些地方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 4.预设:书写更容易…… 5.展示课件并讲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定的传播。英国培根说:“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活动五:七嘴八舌 6.展示课件并提问: 你能从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7.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8.展示课件并讲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不仅是科学家和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 学生认真观察地图,进行思考和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通过识图小能手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切实感受到四大发明在世界的传播,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而骄傲。 学生通过七嘴八舌活动,积极表达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升华学生的爱国之情。总结升华:从古至今,我们的创新从未停止,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并且能勇于探索和实践。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这一代人,会制造出更多的创新成果,推动祖国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四、课堂小结(2分钟)五、拓展空间科技手抄报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呢?把他们做成手抄报,并跟家人分享吧。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