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上1.2学会沟通交流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上1.2学会沟通交流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学会沟通交流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表达,掌握正确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善于倾听,懂得倾听需要耐心。
3.懂得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树立平等友好地与他人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表达,掌握正确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懂得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树立平等友好地与他人相处的意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相关资源
课余生活图片、真实案例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课程引入】佩奇和苏西的争吵
说一说:你喜欢这样的沟通方式吗?如果别人这样跟你沟通你感觉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课堂活动】
活动一:【敢于表达】
PPT出示情景小剧场:请两名小演员上台分别饰演小军和小泽,按照以下设定的场景,根据自己的沟通习惯,展开表演。
学生观察与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以下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说一说这样做好不好,会有怎样的后果?
(2)请从以下三种做法中,选出你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①我等得可有点儿久了,不开心。
②你都迟到多长时间了!怎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
③小泽什么都不问,小军也什么都没解释,大家一起沉默地把电影看完各回各家。
教师总结: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双方只有在准确表达自己意见并了解对方意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敢于表达自已的意见,不再沉默不语,要主动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师:假如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博物馆,他却临时说有事不能来。对此,你可能会怎样表达?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案例,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更加懂得如何表达问题。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该使用以“我”为主语的句式,这样的表达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有利于彼此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表达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方式,用别人能够欣然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用别人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这样才有利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师:那么,你喜欢怎样的沟通方式呢?想一想,你最喜欢别人怎样说话,最不喜欢别人怎样说话?
(1)我最不喜欢的表达方式
(2)我最喜欢的表达方式
教师总结:表达有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列举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
活动二【学会倾听】
PPT出示活动园:这样沟通行不行?
沟通体验分享会:
(1)上述沟通方式给“我”带来不好体验的症结在于什么?
(2)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对方是怎样的反应,对你又有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与人沟通,还要学会倾听。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学生讨论:我们要怎样做才是认真倾听呢?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呢?
设计意图: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既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又使学生自发思考,掌握倾听的技巧。懂得倾听需要耐心。
活动三【不要相互指责】
PPT出示课本内容。
学生讨论:
(1)你认为沟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2)你和同学沟通后,如果意见仍未达成一致,你会如何处理?
教师总结: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间的交流,通过讨论,学生更加明白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并且掌握沟通的方法。
【课堂小结】
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想起到好的沟通效果,我们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